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吴文藻:从扬子江到京城

发布时间: 2020-04-16
【字体:

  浩瀚的长江流经南京时,古称扬子江。扬子江的下游、江苏江阴夏港古镇,便是吴文藻的出生地。吴文藻出生于1901年4月12日,父亲吴焕若(?-1930),母亲倪赛梅(1871-1959)。 

  吴文藻在自传中说:“父亲童年失学,后来也没有念过什么书,因而家中没有什么藏书。”(《吴文藻自传》《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以下简称《自传》)但是,他出生与成长的夏港镇,却有着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夏港处于苏、锡、常之间,与六朝古都南京、现代新兴城市上海,距离都不远,属于吴文化区域。吴文化从形成到发展,孕育了中国历史上无数的志士仁人、文人骚客,先后有唐寅、文征明、徐霞客、缪荃荪、刘半农、刘天华等。自小便在肥沃的吴文化土壤中生长的吴文藻,自然受到感染,得到培育,5岁头上,“便由我二姐陪我到乡下的一所启蒙学堂上学。后升江阴城里的礼延学堂高小。”礼延高等小学的前身为创办于1738年的暨阳书院。由于自西风东渐的1903年就开始实行新学制新教育,使用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教科书”,这所学校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开风气之先,有着清新的现代文明气息,成为了江阴县最好的小学。1912年至1915年,吴文藻在这里接受了三年的高等小学教育,从现代知识到古典文学都打下了扎实基础,深得老师的喜爱。当时,正值民国初年,社会动荡,风起云涌,吴文藻也立下了爱国报国、强国富国之志,就在12岁生日的前几天,他用了一首诗来表示自己的赤子之情: 

  坐北朝南望南山, 

  日出取暖东是海, 

  一江春水北是街, 

  月光斜照西车站, 

  远走高飞求成才, 

  为国保家称好汉。 

  诗写完,言未尽,便又在一块木板上,用小刀刻下了“忠孝仁爱”四个大字。这一切,他做得很神圣,像是独自施行的“成年礼”。从乡村的初等小学,到进入县城的高等小学,吴文藻学完了《钦定学堂章程》所有的蒙学课业。“毕业时名列第一,获‘三优’奖”。礼延学堂高小毕业时,得到一位关怀他的曹老师及时指点,他参加了北京清华学校在江苏的考试。发榜时有吴文藻的名字,但未被录取,原因是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罗某,让他的亲戚把名额占去了,吴文藻只好进入江阴县城的南菁学校。 

  南菁学校当然也是名校,曾经培养了一批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吴文藻之前有唐文治、庄蕴宽、蒋维乔、吴稚晖、钱昌照等,之后有陆定一、蔡邦华、王鹤亭、曹鹤荪、汪曾祺等,以吴文藻的天分与勤奋,南菁学校一定能将其培养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吴文藻入学一年之后,在曹老师的再次劝说下,继续报考了清华学校。这次如愿以偿,以他尚未丰满的羽翼,飞离了扬子江岸,飞向了北方的蓝天,开始实现他“远走高飞求成才”的志向。 

  

    吴文藻  

  1916年8月下旬,长江两岸的暑气尚未消退,家人帮助吴文藻打点行装,准备上路。已出嫁的姐姐,也回娘家为弟弟送行。不仅是吴焕若一家,全村的人都为吴家的公子考上了北京的学堂而高兴。但吴家有喜也有忧,虽说清华学校不用缴纳学费,但去北京的盘缠也足以令父亲吴焕若发愁。儿子出远门,也得要点置装,铺盖、行李箱总是要的,富家人还得准备皮箱、手提的藤箱等,吴家只能从简。路费呢?好在吴氏宗族有富庶人家,吴文藻在自传中说:“同宗吴漱英代我筹了旅费,并带我进了北京。” 

  吴文藻因为南菁学校的学历,经过面试,直接插入中等科的二年级,这个年级(1923级)的同学有顾毓琇(一樵)、李迪俊、吴景超、徐宗涑、张忠绂(子缨)、梁治华(实秋)、孙立人、陈植、梁思成等八十余人。 

  清华学堂是留美预备学堂,一切免费。学制八年,前三年是初中,后三年是高中,最后二年相当于美国大学的二年级。课程和教材也与美国相仿,除中国史等少数课程外,基本上都是用美国的英文原文教材。教师也基本上都是留美人员或直接从美国等聘来的外国人。在清华学堂的头几年,我是遵规蹈矩地接受美国的那一套教育。(《自传》) 

  如果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校园不现什么波澜,吴文藻七年清华园的日子,也许就是这样度过的:学游泳,打篮球、网球;上课,英文课、中文课;做作业,物理、化学、数学、心理等各门课的作业,有时间便钻进图书馆,身边有永远读不完的书。然后是每周洗两次澡,每两周写家书一封,交斋务室登记后寄出。除了寒暑假外,大概是不会离开美丽的清华园的。 

  

    体育运动中的吴文藻 

  但是,1919年五四运动来了。清华园的平静被打破,学校的生活出现了波澜,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他们人生的轨道。 

  清华学校当时还不被视为大学,加上地处海淀偏僻的郊外,天安门前的游行队伍中,没有飘扬清华学校的旗帜。但五四运动的滚滚惊雷,很快便响彻在清华园的上空。当时,吴文藻在高中一年级,秋季便升入二年级,属热血青年了,自然也深受鼓动与影响,他自己是这样说的: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使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也卷入了清华的游行活动,但队伍走到西直门时,城门被守兵关了,进不去,只好在海淀一带游行。在此期间我也写过一些爱国反帝的宣传品。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想也在此时开始得到了确立。(《自传》) 

  五四运动后的清华,学生们不仅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而且自愿组成不同的社团,从事课外活动。1920年,吴文藻与翟桓(毅夫)、张忠绂看到青年学生中大量课外阅读的需要,便在校内开办起了“书报贩卖社”,向北京、上海甚至全国的出版商接洽代销,五折或七折计算,卖不完的书报则退还。同时,还与梁实秋、顾毓琇、翟桓、李迪俊、吴锦铨、张忠绂六人组织“小说研究社”。除了开展活动之外,梁实秋、吴文藻等人共同翻译《短篇小说做法》一书,印一千多册,居然全部售出,可以看出五四之后一般学生在文学方面的追求,同时可以看出吴文藻在文学方面的爱好。“五四运动后喜欢杂志和新书的学生极多,购买力又强,书报贩卖的店房、灯、水等都是学校供给,我们只出书报的邮费,这种生意哪有不赚钱的?结账,除可分得若干杂志和新书外,还可以每人赚二三十元。”(梁实秋)但是,吴文藻没有朝着文学方面去发展,他从这些活动中,体验出、提升为“社会服务”。这时,他写了一篇论文《社会服务的研究》,对五四时期兴起的社会服务做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社会服务理论与方法的构想。 

  吴文藻即将要离别清华之时,恰为清华建校12周年之日。校庆中开展了“清华学生生活批评征文”,出版了《清华生活》纪念专号。清华建校12年,吴文藻在校7年,占了大半的时候,对清华学生的生活有很深的感受,有很大的发言权。于是,撰一长文,题为《评清华学生生活》,成为纪念专号中最具理性与分量的文章。 

  七年的清华生活,使得来自扬子江边的吴文藻得到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也将他的眼界垫得很高:“清华学生生活另含特别的意义。我们所享受的权利与机会,为国内一般学生所没有的;一言以蔽之:我们是中国学生界的特殊阶级呀!”吴文藻的文章既是回顾与总结,也是留恋和告别。 

    

作者: 王炳根
责任编辑: 张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