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吴文藻:社会学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0-04-28
【字体:

   

   1937年,旅欧途中小憩。 

  6月下旬,吴文藻冰心从莫斯科乘火车,经西伯利亚,从满洲里入关,29日,回到北平,回到日夜思念的燕园。此行环地球一圈,时间长达321天。一周之后,卢沟桥事发,北平沦陷,当时由于冰心有孕在身,不能远行。一年之后,吴文藻最终决定前往云南大学任教。 

   

  1938年夏,吴文藻、冰心决定离开北平,去西南抗战的大后方。图为一家人离开北平前,在燕南园寓所前留影。 

  1938年6月3日,星期五,本学期的最后一课,也是吴文藻在燕大的最后一课,这使他想起了都德描写普法战争的《最后一课》,那种对母语、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便都灌注到了他的讲课中去了。作为社会学的博士,总是在冷静的观察、记录与思考,此时的吴教授在讲到文明史中的文化成长论时,激情难抑,几欲落泪。课后,学生代表命令全体起立,向他们尊敬的教授赠送墨迹甫干的长卷: 

  悲愤应难已,问此时绝裾温峤投身何地?莫道英雄无用武,尚有中原万里!胡郁郁今犹居此?驹隙光阴容易过,恐河清不为愁人俟。闻吾语,当奋起。    青衫搔首人间世,叹年来兴亡吊遍,残山剩水!如此乾坤须整顿,应有异人间起,君与我安知非是?漫说大言成事少,彼当年刘季犹斯耳,旁观论,一笑置。 

  潘博金缕曲一首 

  文藻先生将有云南之行,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诸同学眷恋师门,殷殷惜别,谋有所赠,以申敬意,乃出此幅,属余书之。余书何足以当赠品?他日此幅纵为文藻先生所重视,务须声明所重者诸同学之敬意,而于余书渺不相涉,否则必蒙嗜痂之诮,殊为不值也。附此预言,藉博一粲。  

  廿七年六月杭县吴雷川并识 

    

    

  

 
作者:王炳根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