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赵朴初的雁荡山墨宝

发布时间: 2020-09-07
来源: 人文温州
【字体:

  山因人而名,文因人而作。

  今年是赵朴初先生逝世20周年。赵朴初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书法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民进中央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一生爱国爱教,倡导“人间佛教”思想。每每回想起他对家山雁荡的关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我关注赵朴初先生与雁荡山的交集,始于2007年11月29日。那天晚上5时17分,我接到一位书友发来的手机信息:“本期《书法》杂志有赵朴初游雁荡山诗一首。”我一直在收集和挖掘雁荡山的历史文化,以往没有发现赵朴老来雁荡山的有关资料,怎么有雁荡山的题诗?我怀着疑惑的心情开着摩托车直赴书友家。书友急于泡茶,我说,先把宝贝拿出来看看。当书友打开2007年第11期《书法》杂志时,我被眼前赵朴老的题诗墨迹惊呆了,只见杂志57页左侧刊发赵朴老自作诗《过雁荡山游灵岩》:“万峰涌地各争妍,大厦摩天恍聚斯。不悔一驰过雁荡,灵岩耐得十年思。”用行书分三行直写,结构严谨,笔力劲健、儒雅隽秀而又有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题诗意境深远,与书法交相辉映,实为名山增辉生色。

  赵朴老这张墨宝没有落款,我想一般名家不会这样书写,有诗名而不题时间和姓名款,猜测前后或许还有其他诗作。于是叫书友上线查找赵朴老的诗文墨迹。经过反复查找,发现一本《赵朴初韵文集》,并马上在网上订购了该书,要求特快寄来。第二天,又与《书法》杂志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联系,希望购买他们编辑出版的《赵朴初诗词曲手迹选》一书,结果皆说已脱销。

  过了几天,我从新买的《赵朴初韵文集》中得知,赵朴老1952年夏天有浙东之行,线路是先登天台山、国清寺后而游雁荡山,再往瓯江而经绍兴返回。此次浙东之行作有《浙东纪行诗五首》,除《过雁荡山游灵岩》一诗外,其他四首诗分别是《登天台山》《国清寺》《过瓯江》《归途过绍兴》。

  雁荡山的开发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自古就是“文化名山,佛教圣地”。西域高僧诺讵那因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被奉为雁荡山开山鼻祖;至宋,雁荡山开发规模逐渐增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寺庙道观滥觞,历经千年废兴,留下许多名家墨宝。改革开放以来,雁荡山新修重建的多处寺院道观都有赵朴老题写的墨迹,记录了赵朴老对雁荡山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

  1982年9月,雁荡山管理局将年久失修的观音洞进行混凝土仿木结构修建,对门台也进行改造,但这个重要位置请谁来题写呢?第一方案是请赵朴老题写。1984年春,雁荡山管理局领导得知赵朴老在天台国清寺,便专门托人请赵朴老题写“观音洞”三字,如今镶嵌在观音洞大门,特别引人瞩目。

  1990年秋,改扩建后的北斗洞门台额的题写问题又摆在雁荡山管理局领导的面前,最后商定还是请赵朴老题。于是,又四处托人请题,结果如愿以偿得到赵朴老题写的“北斗洞”三字。时隔三年,灵岩寺住持释显广法师得知赵朴老在天台国清寺,专门前往恳求题写“灵岩禅寺”匾额,同样如愿以偿。

  1995年,雁荡山十八古刹之首本觉寺着手重建,筹备组负责人找到北京空军司令部的乐清芙蓉人胡启鹏,请求帮助找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本觉禅寺题写寺名匾额,胡启鹏找到时任北京市崇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乐清老乡侯山潜,侯老也是一位乐意为家乡建设尽心尽力的热心人,听清胡启鹏说明来意后,又拜托与赵朴老有联系交往的同事、时任崇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世哲,恳请赵朴老为家乡题写匾额。经过一番周折,刘世哲将赵朴老所题的“本觉禅寺”四字墨宝送到侯山潜手中。侯老将这幅来之不易的墨宝交给寺院筹备组负责人时,再三吩咐:此乃镇寺之宝,一定要保护利用好这珍贵的墨宝。可惜,今天已看不到这张墨宝了。

  赵朴老认为,艺术的领域最应讲究宽容,最应该有热情奔放而又谦恭温良的风度。他给雁荡山留下的墨宝,正如他的为人和人生思考,让人敬重而难忘。

作者: 金明雪
责任编辑: 吴宏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