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马叙伦·章太炎与章太炎墓

发布时间: 2021-01-11
【字体:

  章太炎先生祖籍浙江青田,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和革命党人,有“章疯子”之称。马叙伦先生出生于浙江杭州仁和县,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而且性格刚烈,对邪恶势力不屈不挠,似也与章太炎不相上下。马叙伦对章太炎十分敬重,两人堪称莫逆之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留下许多生动的故事。

  章太炎早年立志攘夷匡夏,在近代文人中最佩服的,除了昆山顾亭林以外,还有他的乡先哲刘基。“闻君著籍青田,故诚意伯刘公则乡之令望,而中国之元勋也。平生幕之久矣。”当章被袁世凯禁闭在北京时,他以绝食求速死,并写信给友人求刘基地左近置一生圹,以死后即归于彼,信曰“人寿几何,墓木将拱,欲速营葬地,与刘公冢墓相连,以申九原之慕,亦犹张苍水从鄂王而葬也。君既生长其乡,愿为我求一地,不论风水,但愿地稍高敞,近于刘氏之兆而已。”据沙孟海先生说,这封信在当时传颂一时,他也曾能背诵。此后刘基后裔刘曜东答允了章太炎的请求,并说“周墓之旁半里许,族中有樵苏禁,无有附者。去此则山水秀美,ト兆皆吉,买山之钱约数十千,曜东亦当商之族人,可不取值。”章太炎既知墓地已解决,即自书墓碑,以此向袁世凯表示泯不畏死之意。墓碑极简,仅“章太炎之墓”五字,写成小篆,是他最擅长的字体,由于写时大义凛然,这五个字极是舒展,气魄宏大。但他的绝食却是为了对马叙伦尽朋友之谊而辍止了。据说是,马叙伦知道后,即邀同黄晦闻分别写信给李经羲,请李向袁世凯进行疏通,恢复章氏自由。马叙伦信中称“太炎学通古今,名达中外,不特赤县为冠冕,亦宇内之昆仑也。”袁世凯大约怕章太炎绝食饿死,调换了禁闭的场所,也稍放松了看管,算是稍稍地让步。但章太很快又开始第二次绝食。马叙伦去看他,作种种譬解,劝他复食。他总是摇头,说:“全生为上,迫生为下,迫生不如死。”马叙伦即转与之谈学,尽日,腹中饥鸣旁闻,就起身告辞说“我还没吃饭,肚子饿了,让我回去吃饭吧!”章太炎谈兴正浓,不肯让他马上走,即说:“吃饭容易,我这里有厨司,替你做一点就是。”马叙伦应之:“我也知道你这里有厨司,但面对一个绝食的朋友据案大嚼,情何以堪?”章太炎想了一会,说:“那我陪你吃点就是。”于是两人非常高兴地吃了两碗鸡子面,继续其大谈特谈。绝食也就戏剧性地结束了。不久,本想做万岁的袁世凯先忧疾而死了,本想求速死的章太炎却未能速死,便又活下去,直到1936年才归道山。这一归去,却又另起了营葬的波折。

  1936年中华民危机日益严重,国民政府称“攘外必先安内”,对外示弱,对内逞强。章太炎到这年六月,终因忧心国事,触发旧疾而逝。民国元老张继、居正等出面议定国葬。章夫人汤国梨携子赴杭,是为第一次营葬。章夫人有诗“壤夷已遂平生志,归梦空随一梓还。天与斯人埋所地,故乡犹有好湖山。”悲伤之余,颇以得所葬为欣。但时过一年,战火已近,葬事却迟迟未能进行,章家急得发愁,眼见国民政府大员纷纷卷资而走,市民也大多避难而去,章家无可奈何,于是决定暂时厝灵于苏州家中后园内。园内有一口鱼池,合家偷偷将水抽干,砌成墓穴。一年以后,日军逼近,章家举家迁,由江苏、浙江辗转至上海租界定居。章夫人拜扫无由,泣而得诗句“榆钱飘尽春无主,野哭无人冷墓田。”民族灾难深重,家景艰辛,章太炎的营葬可谓渺无希望矣。

  而马叙伦其时供职北大,1936年初组织华北民众救国联合会,担任主席。在此之前,上海文化界已经成立了由马相伯参加领导的救国会,一时有“南北救国,唯马首是瞻”之美谈。但也因此加剧了与胡适派的不抵抗主义者的矛盾。这年六月,不愿与不抵抗主义者共事的耿拗的马叙伦退还北大教席,回杭州来了。一年以后,也搬到上海租界,过着自嘲曰“报国不堪骑大马,小窗烽火注虫鱼”的生活。抗战八年,章、马两家在上海虽都生计困难,但都不曾因贫困易其志,令人赞叹。

  1945年日寇投降,但章太炎尚未国葬一事,显然在民国政府的考虑之外,年复一年,章太炎遗体一直默默躺在苏州旧的鱼池之内,始终未能正式安葬,“晚”景妻凉,“不幸”何如之。而马叙伦这时正全力以赴地“挨打”,以尽一未死的民主斗士的责任。绵延四年,民国政府终于下海东去,章太炎营葬一事,终于再提。而马叙伦终于未将其古稀高龄断送在民国的未入流的小特务的拳脚下面,担任了人民政府的教育部长,后改为高教部长。但头部曾受的伤却时常发作。1951年章夫人汤国梨携孙赴杭,再度商议章太炎营葬一事。周恩来得知以后,复信给章太炎学生田桓说:“这是件大事,我们一定要安排好。我已发函给江浙两省隆重处理。”而马叙伦虽任髙教部部长,终因年老体弱,不胜繁剧,终于1954年9月辞去部长职务,在北京大方家胡同长期养病。只是章太营葬一事,他始终念念不忘,随时关注。曾函请得浙江省省谭震林同意免征章太炎墓地地价税,以减轻章家负担。1955年3月,章太炎遗柩自苏州迁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安葬费用全部由国家担,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葬礼的人,也是国家招待,为名符其实的国葬。从观旁之,好似民国开出支票,而由人民政府兑付一般,也算是民国的无数笑柄中的一件。

  墓地在西湖张苍水祠之后,与张苍水墓在一起。这是因为张苍水是明末遗民,代表民族正义,与章太炎景刘基的意是符合的。章墓离张墓五十公尺,是用青石成的圆形拱墓。墓廓前有石祭桌一张,左右有石凳各一条。墓台周围龙柏成行,墓后修竹相映,一切显得古雅、朴实、庄严,显是出于大家手笔,只是未有人知是何人所设计,连章太炎后人也未说及。然则,实际上是按马叙伦——这位章氏生前好友的意思而设计。

  1952年6月,马叙伦还在高教部长任内时,曾致李根源、章士钊两位老人,详谈章太炎墓的制式和种种应注意之事,函云:

  “墓制以大方为上。杭州所谓一粒珠,最为古雅,而且经久……墓及碑式似均可仿岳鄂王墓,墓前置石桌一,石凳二,从枕州旧俗,大小与墓相村,最好购旧的,又好又便宜。……可略作花布置,较为美观。”又从造的春土谈起,细及南北山土质的优劣,舂工的好坏,及“舂工除工资外,例给酒资,乃间努力。当其舂成一班或二班后,即须给以酒资,且每次要加一倍,如此,则工人兴奋尽力”这等小事,也一一述及,未曾丝毫遗漏,故友深情,纤纤可见。葬礼之日,张松身之挽诗、周瘦鹃之挽联为一时传诵,而竟埋没了马叙伦这一段故人深谊。其时章太炎谢世一十九年。此后未两年,马叙伦即因头部伤痛影响中枢神经,丧失活动能力,再也未曾起床。更可惜者,文革中章墓被夷为平地,这件体现章马两人深挚情谊的纪念品终于未能逃脱那场浩劫。差幸1981年浙江省政府下令修复了章太炎惠,并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加以精心保护,逝者有知,亦当含笑于九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附录 马叙伦致李根源、章士钊函(1952年6月3日)

印老、行老

  昨得章夫人书,奉阅,并陈鄙见:章太炎先生葬事以速办为是,章夫人人响应节约号召,至可钦佩,伦昔于丧葬主张俭约,墓制以大方为上。杭州所谓一粒珠,最为古雅,而且经久,树以较大之碑,题曰“章炳麟先生之墓”,不署书碑人的姓名,墓上少用石料为上,不独省费,以更坚实。此伦于十余年前迁葬四世及为先母营葬时,得诸以造基为粟即杭州所谓坟亲者,彼以此图利,而言若此,必可信,且以伦目击,数十年来崇茔高冢大半崩塌,也可为鉴也。

  杭州造坟主要为用乌浆石灰黄土舂捣均透以固柩,可经久不坏。此外皆虚饰,资造坟者多利耳。稍存余资,在墓成后三五年中使坟亲每年加培净土,俾保高广型式。因新坟三五年中必有损坏,如此,以后便不致有大损矣。

  墓及碑式似均可仿岳鄂王墓,墓前置石桌一,石凳二,从枕州旧俗,大小与墓相村,最好购旧的,又好又便宜。

  墓道要否砌石可斟酌,但绝不要用水泥。

  墓门要否可斟酌。碑高问题如用岳茔式即不须要,如另刊章先生传志等,鄙见时代已异,国史方志定有章先生位置,似不须此。

  遗物似以送浙江文物保存会特辟一室陈列,更为妥当,而且省费、省事,并省保管人员。

  舂土必须注意,杭州舂土,南山较北山好,而南山以龙井上下为优,仍须老手,此事大有关系,但近来营葬者率不注意及此,且亦少有人能分别好坏亦。老手恐亦日就凋零耳。南屏一带手工不甚佳,以当地人并不以此为生。然可请客工,另外有二事须注意:一要有内行监工,此人必须廉洁,不致通同作弊,二则舂工除工资外,例给酒资,乃间努力。当其舂成一班或二班后,即须给以酒资,且每次要加一倍,如此,则工人兴奋尽力,且客曹与本曹有竞赛;则工事更好。治丧委员会似不必组织,如有必要,不必以不在本地者参加,总以实事求是为要。(可略作花园布置,较为美观)。以上匆匆,奉佐二老斟酌是否可行也。

  敬颂

健康,不一

                                          马叙伦 1952.6.3

  

作者: 怀蔡
责任编辑: 吴宏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