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翰墨往来:赵朴初与余任天的情谊

发布时间: 2021-07-08
来源: 团结报
【字体:

  余任天1908年出生于浙江诸暨浬浦,11岁开始作画、刻印,17岁能作诗填词。1924年求学于浙江美术专门学校及浙江艺术专门学校,后因家贫辍学回乡,任中小学教师以维生计。1945年后定居杭州,任职于省立西湖博物馆及省立杭州民众教育馆。20世纪50年代初自设“金石书画工作室”,潜心书画金石艺术。生前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杭州逸仙书画社社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

  余任天品性朴厚耿直,隐逸淡泊,甘愿宁静自守。他一生坚持“立身唯直,处世唯真,待人唯诚”“守清贫、甘淡泊,宁寂寞、忘荣辱”,超然物外,心无旁骛,对艺术潜心追求,永不知足,对国家、对家乡心怀挚爱,一片深情。

  赵朴初对余任天早有耳闻,可惜总是因事耽搁,未能遂愿前去拜望。1982年,赵朴初再来杭州时,看到余任天的书画作品,很是钦佩,要在大华饭店相见。余任天对来接他的沈祖安说:“赵先生是我仰慕的,送他一张画,就不见面吧。”赵朴初对沈祖安说:“世间万事,都有一个缘字。我和余先生无一面之缘,可是通过你,我们仍有翰墨往来,说明还有缘分,是间接的缘。”

  《余任天先生纪念集》中关于赵朴初谈及余任天的几次谈话摘录如下:

  浙江的书画家和金石家,历史上是很多的。近百年来,自从西泠印社成立后,浙江的篆刻家,得到海内外的尊崇。像余任天先生这样集书画和金石于一身的艺术家,实在是不容易的。我很抱歉,过去对他的了解太少了。我看,对这样一位造诣很深的专门家,过去对他的宣传少了一点。

  照过去的说法,他是一个“布衣”,没有担任过什么社会职务,也没有头衔。但是今天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他不能够,也不可能被埋没。我们的政府很关心艺术家。

  真正的艺术家,也是埋没不了的。外国有不少画家和音乐家,生前鲜为人知,但是身后因为他的作品被发现,连同艺术家本人,就像一座宝藏被发掘出来,使人们赞叹不已。明代大画家徐文长(徐渭)就是如此。

  余任天先生是哪里人?他是诸暨人,与徐渭和王冕是同乡人,同属绍兴府。也是直到晚年,社会上才从他的作品中认识他的。

  如果时间允许,我很愿意见到他。有机会,应该去拜访他。

  (1977年春,赵朴初先生到杭州,在长生路省府招待所和省市文化界人士谈话的摘录)

  这次你到北京要住大半年,见面的机会就多了。余任天先生的画看到了,是一幅精品,要我题几个字,当然很高兴,不过要仔细想一想。否则对老先生不恭敬。我只能是从观赏中表示一点感想,绝不能说是“评”,这就不敢当。

  浙江举行李叔同先生百岁诞辰的研讨会,很好。我给你发去的电报中,有一首七言诗,不知电文有否译错?要发表,就用《一轮明月耀天》。余任天先生纪念弘一法师的诗很好,对我也有启发,“晓日朦瞳自发光”很有哲理。陆维钊等老先生过去和弘一大师也有师生之谊,可惜现在都故去了。我看纪念诗中,余任天和陆维钊两位的诗,意境最高。

  什么事都有个缘分。上次在杭州曾经说起,有机会应该去拜访余先生,结果机缘又错过了。愿他健康长寿,到杭州去总会有相见的机缘。

  (1979年初夏,和沈祖安等在北京阜成门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小客厅的谈话内容)

  今天听到你们几位对浙江书画界前辈名家的介绍,很令人钦佩。潘天寿和余任天不但书法、绘画造诣深,诗也非常高明。诗言志,是艺术家的心声。潘先生的“胸有天地宽”,余先生的“寂寞楼居四十年”,是很高的境界。

  尤其祖安同志提到余先生一生清贫和一身正气,那四句话:“守清贫”,“甘淡泊”,“宁寂寞”和“忘荣辱”,这十二个字,实在是很难做到的。

  很可惜,这次又不能见到他了。听说他健康欠佳,请替我致意。老实人终究不会吃亏,听说他的生活已有改善,社会上也对他更尊敬了,不辜负他“寂寞楼居四十年”的一番苦心。

  (1982年暮春,赵朴初偕夫人陈邦织到杭州,由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部长余纪一、副部长戴盟以及沈祖安陪同游览龙井、虎跑等名胜,并瞻仰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舍利塔,在虎跑茶室纵谈书画轶事中谈及余任天)

  余任天先生今天终于有了荣誉,受到更多人的钦敬,这也是完全靠他自己的孜孜不倦大半生争取来的。他现在眼睛看不清楚了,还这样发奋用功,真不容易。应该让那些现在条件很好但是不肯用功的年轻朋友知道。对照余先生的过去和现在,我们有些有良好环境和条件但是怕吃苦的艺术界朋友,应该觉得惭愧。如果余先生有他们一半的条件,他的成就还要大。

  (1987年,赵朴初在普陀山和沈祖安的谈话)

  感谢你带病来陪我看昆曲。也感谢你送我余任天先生的山水立轴,我很喜欢。他的家属还有哪些人?他的书画能出集子,这是应该的。他的诗很好,也应该整理出版。

  我这个人,不善于写文章。今后有可能,我一定尽力。承蒙你多次和我谈到这位老先生,我没有能尽到什么责任。请您代向余任天先生夫人致意。

  (1987年秋,赵朴初来杭州主持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时,派人去市第一医院探望正准备动手术的沈祖安。为了陪赵朴老同观浙江昆剧团演出,沈推迟手术日期。这是当日在浙江群众艺术馆小剧场的谈话)

  我祝贺余任天先生的书画集出版。他的纪念文集,应该把海内外有关文字都收进去。我现在住在医院里,不能写什么了。倘若可能,你代我拟几句,因为你比较了解。我们主要是对他的敬仰。

  余任天先生是一位毕生清贫但身后享有盛誉的书画家。他的成就很高。诗、书、画、印,都是第一流的。他已经故去了。所幸的他遗有许多艺术精品,不少艺术论著和大量诗词,可供后人观摩、汲取和借鉴。艺术家的生命终有限,但是他的艺术生命是无限的,艺术上的影响是永恒的。我们读他的作品,就想到他勤奋不懈的一生。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除了有才气和功力之外,还要有一辈子奋发不已的志气和勇气。我想,这对年轻人(指青年演员)也同样如此。这就是余任天先生给我们留下的很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3年7月下旬,沈祖安偕汪世瑜、张志红等昆曲名家到北京医院探望在病中的赵朴初时的谈话)

作者: 谢 华
责任编辑: 刘晓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