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郑振铎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1-07-27
【字体:

    【编者按】7月25日,正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喜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本届大会中国唯一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处。

    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民进前辈郑振铎支持创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故事。

  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是在民进创始人之一,时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铎(1898—1958)先生的直接关心支持下创建。

  这还得从福建省泉州市的一位文物收藏家和历史研究家吴文良先生说起。郑振铎与吴文良最早是怎么认识的已无从考证,但郑振铎1950年编著的《中国历史参考图谱》,收录了吴文良收集的古代泉州外国人宗教石刻照片18幅,说明他们之前已经相互了解。

  据吴文良儿子吴幼雄和见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创建的名誉馆长王连茂回忆,1954年,吴文良把数十年收集的古代外国人宗教石刻捐献国家,时任中央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亲自书写《褒奖状》:“吴文良先生爱护祖国文化遗产,以三十年心力搜集的有关中外交通史料泉州石刻一百五十四方捐献国家,特予表扬”。据说郑振铎曾到吴文良家中看过这批记载珍贵历史的石刻。

  正是基于对吴文良的了解,对其倾尽微薄家财(真正的职业是一名中学教师)甚至向政府举荐(无力购买又不想文物被破坏)来保护文物表示赞赏,也许还有那么一点同为福建人的家乡情怀(郑振铎是福建长乐人),为郑振铎兴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设想埋下伏笔。

  一件偶然的事件让郑振铎下定决心。吴文良在教课之余,通过大量古物遗存调查、搜集,相继辑录《泉州古代石刻集》《泉州古代石刻集前言》,在此基础上,编纂了一本工具书——泉州宗教石刻。书稿送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铎高度重视,让考古所专家帮助修订,同时给泉州地方领导人写信,提出建设博物馆收藏,并将博物馆命名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从海上交通和外国人在泉州的角度,首次提出“海外交通史”概念,而不是当时学界所熟知的“中西交通史”。

  1958年,泉州市政府(原晋江地区行政公署)筹备建立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吴文良从泉州五中调任海交馆,参与筹建工作;1959年7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正式开馆。而郑振铎先生于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苏联、阿富汗等国,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殉职,终没有看到自己促成的历史文化保护创举。

  目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既包括幵元寺院内东侧原址,又包括东湖街新馆,新、旧二馆中辟有“刺桐——古泉州的故事”“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 馆”“中国舟船世界”“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等,成为中国海交史的重要展示中心和研究基地,海内外学者、游客纷至沓来。这其中就有郑振铎的功劳。

  (民进泉州市委会整理)

作者:
责任编辑: 杨宗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