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铭记张志公先生的教诲

发布时间: 2021-09-23
【字体:

  张志公先生曾是早期人教社语文和外语编辑室主任、人教社副总编辑,但更重要的是中外享有盛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他精通汉语与英语,在学术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汉语语法与语文教学研究,二是外语及外语教学研究。

  在我1977年参与人教社工作以前,张先生的大名已如雷贯耳,当我初见到他时,难免有诚惶诚恐之感。可是听他讲话,特别是听他会上发言或作报告时,常常惊羡他的广博学识、敏捷思维、纵横捭阖和幽默诙谐的谈吐,同时令我意外是他那么平易近人。

  他讲话从来不看稿子,但是,海阔天空,滔滔不绝,旁征博引,才华横溢,有时用外语,有时用方言,谈笑风生, 常常博得满堂笑声。接触久了,我方才明白为何那么多中青年学者与他交了朋友,我也是他的一个粉丝和崇拜者。他不仅学贯中西,他还学兼文理,加上他的平易近人,待人宽厚,使他成了一位卓有成就的,既受人尊敬又受人爱戴的学者。我虽与先生共事仅十多年,而且只限于外语教育教学,但是他的许多教诲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志公先生经常要求我们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他认为“交流科学、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学说和实践经验,是今天国际社会的共同需要。所有的国家都需要彼此互相学习。”他又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需要同各国交流,引进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验。我们不仅需要引进,同时也需要在国际上弘扬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成就,……为全人类多作贡献。”

  他从国际性和民族性两个方面分析了英语教学的目的。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发达,地球缩小了,人与人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形成了“地球村”。国际间的交流迫切需要加强英语的教学。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我们既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科学文化精华来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向世界介绍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成就。为此,我们必须搞好英语教学。

  他还从心理学分析,认为多学一种语言,对于一个人的思维、认识的发展大有益处。语言不仅是外在的工具,也是内在的、思维的工具。多会一种语言,多具备一种思维的工具,会使我们的思维能力更活泼起来,也会增强比较的能力。因而,多会一种语言,还是现代世界每个公民提高思维认识能力的一个条件。先生的这些观点后来都被21世纪外语课程标准所汲取,凸显在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及外语学科素养之中。

  志公先生主张加强教学法研究,但是他反对搞宗派。他说:“任何学科领域,多集中不同的理论流派(或学派)是有益处的。但要把某家某派搞成一种学派就不好了。”他认为,学派之争无排他性,平等发展,以致平等竞争:而宗派之争则有排他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学术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谈到教学方法,他认为不要搞一律化。他说:“有的方法科学依据比较充分,有的方法经验积累多,有的方法比较新,比较先进,而有的方法流传的时间比较久。”“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目的,各自需要最适合它的办法。”“不管有什么样的方法,关键在于运用方法的人,接受方法的人。对于方法,不要绝对化,某种方法一定好,某种方法一定不行。……。”

  他号召大家要敢于参考人家的先进做法,不要固步自封:也要敢于创新,肯花力气,自己做些切切实实的研究、实验。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搞出一整套适合我们需要的、适应各种情况的、经过实验证明是效果好、效率高的外语教学法。他认为,“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因为国际上流行的种种外语教学法都不是为教说汉语的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设计的。即使人们与外国专家合作来研究这一问题,也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必须联合全国外语教学研究团体和机构,以及各个学派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志公先生一贯主张学术队伍团结。遇有派别的纷争,他总是嘱咐我们冷静处之。正是在他的影响之下,我在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期间始终主张“少点儿争论,多干点实事”,团结大家集中力量探讨符合中国实际的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尽快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

  他一贯强调,研讨教学法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唯物辩证法。我曾有幸与张先生合写过一篇题为《中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未来》的文章。文章指出,“我们要多搞点科学分析,少来点极端化、绝对化;多讲求实效,少来点形式主义。”

  我从事外语教学和教材建设60年,能初步体会到这段话的分量。一方面,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中英合作编写教材时采取了“华式结构—功能相结合”(而不是功能法)的途径,成功地编出了亿万80后的学生喜爱的“李雷、韩梅梅”英语教材。另一方面,这段话一直引导我们正确处理外语教学中存在的许多矛盾,诸如: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文与道、母语与目的语、学得与习得、准确性与流利性、真实性与适切性、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创新与继承等,如何正确处理众多矛盾,是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经常面临的挑战。

  就拿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吧,张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忽视理论的倾向,也有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专家们坐在研究室里研究理论,教师们站在课堂上教学,两者不相见,宛如‘参 (星)与商(星)'。”他希望专家与一线教师通力合作。

  教师有基地,有对象,教两个班就有一百个学生,几年下来学得好的,学得差的,好的为什么好,差的为什么差,什么难学,什么容易学,如此等等,教师最有发言权。“教师的经验、甘苦是研究问题的最必要的材料。”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在“象牙塔”里凭理论书籍和资料是研究不出成果来的。中小学的教师除了外语的基本功,还需要外语教学理论。比起其他学科,教外语对方法的要求更高一些,因为学生学好外语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的教法。因此,教师应主动学习和钻研理论。

  谈到知识与能力的这对矛盾时,志公先生要求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是只知道英语的知识,而是培养口头和笔头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他指出,考虑英语教学和教材中的任何问题,必须充分重视中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外语往往不安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单纯模仿,而希望知道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道理。

  中学英语教学和教材中要教点有关的知识,可是,绝对不贪多求全、繁琐艰深,学了又用不上。他要求所教的语言知识“精要、好懂、管用”。他强调“学习语言是能力的培养、训练。凡是一种能力,首先是一种技能,大体上都有个共性。……学语言同学游泳、骑自行车的性质很相近。学到管用了,有一段时间不用也不会丢,否则就会丢掉。丢掉以后要再捡起来,就要浪费时间、精力了。因而,既然学了,就要学到基本上管点用。”

  我记得,1986年在大连开全国外语工作会议期间,志公先生曾把我当作他的“替身”介绍给他的朋友,因为他卸下了人教社副总编的职务让我承担。

  我在先生面前显得稚嫩、浅薄,听他这个玩笑似的介绍,感到惶恐不安。如今,我早已卸去了副总编的职务,不但有了替身,而且后来者居上。

  于是,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人生好比接力赛。你接过前人的棒奋力奔跑下去,再把棒传给下一个人。

  这是一场永无止尽的接力赛。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且生命的火花最灿烂的时间更为短暂,但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却永远长存。

  我还记得,他常说他要给人间“留下点儿痕迹”,实际上,他留下的不是“一点儿”,而是很深的痕迹,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一本本文集或自选集记载了志公先生一生的学术成果,他勤于读书思考,笔耕不断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们。

  张志公先生的精神和思想将永存我辈之心,我们一定铭记他的教诲,努力继承他未竟的事业。

作者: 刘道义
责任编辑: 张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