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顾颉刚另类纳贤

发布时间: 2022-09-10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字体:

  1962年,顾颉刚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尽快完成《尚书》今译”是他的计划之一。

  研究所副所长黎澍告诉顾颉刚:“你可以自择研究生。”顾颉刚有了一个人选,是南开大学王玉哲教授的研究生李民。他联系南开大学的王玉哲教授,说明了情况。王玉哲想,自己带的研究生李民能被顾先生看上,这很难得,应该支持。

  不久前,李民完成了毕业论文,题目是《<尚书·盘庚篇>的研究》。王玉哲曾将此论文寄给顾颉刚审阅,7月份,顾颉刚还邀请了李民面谈。

  9月,李民愿来当研究生,然而此事不甚顺利,教育部没有立刻应允。副所长黎澍知道顾颉刚想找一个合适的助手,一开始却不明白为何一定要选李民。

  顾颉刚后来揭开了谜底。原来,李民的论文中所述《盘庚篇》的制作时代为西周初年,这一结论与顾先生所持“东周说”不同,但李民并未因为顾颉刚的“东周说”而改变原有的观点。顾颉刚十分支持他这种做法,还为他找出几条有利于“西周说”的证据。在顾颉刚看来,像这样敢于挑战权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不正是最好的助手吗?

  早在北大哲学系任教时,顾颉刚就有一个开卷考试的评分规定:“抄我观点者,替人家背书者,低分;自有观点者,或驳我观点能自圆其说者,高分。”可见,顾颉刚一直以来就想培养能独立思考的人。

  1963年1月,经各方疏通,李民终于来到历史所,和刘起釪、顾颉刚一起,在总结前人已有的成果上略加新的见解,顺利完成了《尚书》今译的工作。

作者: 段慧群
责任编辑: 张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