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诗歌风波与叶圣陶的宽容之心

发布时间:2023-01-29
【字体:

  一九三八年三月廿七,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汉口开成立大会,我父亲是主席团成员。楼适夷先生在会前就写信来说定,只需同意列名,如有困难可以不到会。五月四日,《抗战文艺》在汉口创刊,我父亲任编委,可能也是适夷先生说定的,只好挂了个名。直到七月九日出版的十二期上,我父亲才发表了一篇《抗战周年随笔》,有点儿像逼出来的。这一年来,除了把一家子从苏州迁到了重庆,为抗日战争贡献了一些什么呢?我父亲只好从一年中作的诗词中挑出几首,向读者诉说诉说自己的心境。在大后方,我父亲这样写还能博得少许同情;如果在孤岛上,很可能成为日趋没落的典型。柯灵先生当时在上海《文汇报》编副刊《世纪风》,经常到开明走走。八月初见了我父亲写的《题伯祥书巢》,就抄了去登了出来。这首四十韵的七言古体分为三段:一是想象老友困守孤岛的生活,一是实录自己流寓重庆的生活,一是预期凯旋时相见的欢欣。不料上海有家报纸大骂我父亲太不前进,值此抗战时期还有心赏芍药,啖樱桃,放不下手中的酒杯,还叫人去钻古书。柯灵先生被弄得很尴尬,组织了文章反击。伯祥先生还动了气,连忙给我父亲写信。我父亲九月廿四回信说:“上海报纸骂弟不前进,弟本未前进,骂得其当,无所不快。青年人之心理,我们均可原谅。”

作者:叶至善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