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慧眼识珠叶圣陶

发布时间: 2023-01-31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字体: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发起者为郑振铎等12人。其酝酿擘划,则应从1920年算起。先是老牌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在“五四”文学新潮冲击下产生了用时兴的新文学争取读者的紧迫感,于是起用正在馆内担任《四部丛刊》总校对的青年文学家沈雁冰,由沈取代王蕴章,全面改革创刊已近十年的商务印书馆的重要文学刊物《小说月报》。沈接任《小说月报》主编时与馆方“约法三章”,决定停止刊用已买下的若干旧派小说家们的文稿以及林纾翻译的小说,编辑方针、文稿内容概由主编决定。馆方不能干预……这时已是1920年11月下旬,1921年1月号即革新后的第一期刊物的文稿,两周之内必须全部编就、发排,四十天内印成、发行。旧稿既废,新稿特别是创作稿,必须得到北京一班朋友的鼎助,沈雁冰于是驰函北京向正在中国大学就读的王统照约稿——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10月上旬,商务印书馆主管张菊生、高梦旦专程赴北京寻访新文化运动风云人物,乃经蒋百里介绍会见了郑振铎与耿济之。郑、耿要求商务印书馆为他们创办新的文学刊物,并援引北京大学月刊《学艺杂志》为例,商务方面则坚持利用和改造已有的《小说月报》而不愿另起炉灶,于是郑、耿等产生了先筹备成立文学团体然后再图兴办文学刊物的计划,并已取得鲁迅、周作人、王统照、郭绍虞等人的支持。沈雁冰索稿的信函经王统照转给郑振铎,几方面灵犀相通,正中下怀,于是郑振铎马上代表北京的文朋诗友函复,不但表示愿意积极供稿、共同支持《小说月报》的改革,而且热情邀约沈雁冰加入他们拟议中的文学研究会——京沪数人,一体会合,共同应和着文学革命的历史潮涌,新文学社团一蹴而成。于是,来今雨轩,成为了文学革命的“圣地”之一,1921年1月4日,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纯文学社团值得载入史册的诞辰。

  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的时候,叶圣陶还在苏州乡郊的甪直五高任教。是郑振铎的一纸函约,使他成为该会十二名发起人之一。

  叶圣陶自具名加入文学研究会以后,就把自己的全部事业同文学研究会密切地联结在一起。《诗》月刊本是他和几位朋友创办的,出版3期之后,他们便自觉自愿地将其改为文学研究会的出版物,组稿编辑,出版发行,劳务自己承担,影响归于社团。1923年底,他移家到宝山路顺泰里一弄一号,寓所门口便正式挂起蓝底白字的“文学研究会”的搪瓷牌子,日常事务、信函往复。也自觉自愿地承担起来,还兼办文学研究会发售的外国作家明信片的邮购事务. 他在此间出版的几种小说、童话、戏剧及与他人的合集,也都分别列入文学研究会系统的“文学研究会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