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市民“淘”到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手稿

——不足800字文章,传授做老师“秘诀”

发布时间: 2023-02-13
来源: 现代快报
【字体:

马叙伦的手稿

  “虽然是58年前写的,但对于当前的教育,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编者注:本文发表于2014年)9月4日上午,南京市民胡子林拿着一份手稿,兴奋地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这份手稿出自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著名的书法家、哲学家马叙伦先生,短短不足800字的文章,主要阐述了培养教育青少年过程中教师应该怎么做。文章指出,“教师如何树立威信?中心是教好功课。”

拍卖会上“淘”到马叙伦不足800字手稿

  南京市民胡子林是一位收藏爱好者,热衷于“淘宝”。今年上半年,他到安徽合肥参加一场小型拍卖会时,发现一幅字。“这是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马叙伦的手稿,不大,价格也便宜。”胡子林对马叙伦有一定了解,知道他不仅是书法家,还是哲学家,看了手稿的内容,他更是兴奋,决定要拍下来。

  “内容写得太好了,是谈少年儿童教育的,对于今天的教育界还是有借鉴意义的。”胡子林说,他决定将这份手稿拍下,作为献给今年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

  9月4日,胡子林向记者展示了这份手稿。这份手稿写在4张类似于便签纸的纸上,如今这4张纸已经被裱在一起。手稿是从右至左竖写版的,落款为“一九五六年春月马叙伦于北京”,后面还有马叙伦的印章,整个手稿不足800字。

手稿内容:老师树威信还要课讲得好

  马叙伦生于1885年4月27日,1970年5月4日去世。他从1949年至1952年是新中国教育部的首任部长,从1952年到1954年是新中国首任高等教育部部长。“从时间上推断,这份手稿是马叙伦先生卸任部长后写的。”胡子林分析,从内容上看,这也是马叙伦在走访中小学后的一些所思所想。

  手稿中写道,“培养教育少年儿童,最主要的是要善于启发他们自觉、自尊和自爱。”同时,他还明确反对老师通过一些极端的惩罚方式教育学生,比如“选举坏学生”“向老师回嘴而处罚停学三天”等。他认为,老师依靠什么来树立威信?中心是要教好功课。“凡是教师教课好……课堂里的秩序就好,学生都用心听讲,而教师的威信也高;教室秩序不好,学生在上课时做鬼脸,多半是方法和内容不好。”

  “文中提到的问题,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尤其是怎样做一个好老师,这些课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依然有着现实意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殷飞说。

  “这些内容确实值得现在的老师学习。”胡子林说,手稿提出的问题,我们后人还需要仔细琢磨。

作者: 陶维洲
责任编辑: 张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