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叶至善:父亲在乐山的情况及《中学生》的复刊

发布时间: 2023-02-27
【字体:

  乐山是座小城,较场坝顾名思义,早先应该是城门外的练兵场,这片空地后来逐渐扩建成为街市,于是沿着岷江又造了一座城墙,较场坝就此成了街名。老城墙还留着,在我们家的后边。大街南头的城门叫安澜门,安大渡河的澜。大渡河跟北边来的青衣江汇合,向东流了四十里,流过安澜门下,顺着左首那条叫作九龙滩的鹅卵石堆成的大堤流入岷江;大堤对岸却是卵石滩,涨水时成为一片汪洋。岷江自北而南,水浅时有九龙滩拦着,只能通过东端的滩口跟大渡河汇合;到江水大涨时漫过九龙滩,也成为一片汪洋,那哗哗的水声,睡在床上都能听见。乐山大佛在九龙滩稍南,面对着大渡河。当地人说:大佛若是想洗脚,嘉定人没得说的,都得喂鱼。其实说的是,乐山城墙高不过大佛的脚背。岷江东岸是一带红砂石的丘陵,都跟凿大佛的那座山差不多高,山上树木葱茏,裸露的岩石显得特别红。父亲写的《初到乐山》调寄《鹧鸪天》,三、四句七言须用对仗。他用“翠丹崖作近邻”对“更锣灯蕊如中古”,确是初到此地的突出印象。又有一首七律《游乌尤山》:

  乌尤耸翠接凌云,石磴虚亭并出尘。

  差喜名山随老母,顾非美景值良辰。

  江流不写兴亡恨,云在自怜飘泊身。

  木末夕阳淡无语,归樵渐看下前津。

  我祖母一九三八年年初到重庆已七十三岁,置“老不入川”的古谚于度外。如今来到这江山如画的古嘉州,我父亲发愿要侍奉老母去游一趟凌云,游一趟乌尤。一家人两次乘船渡过岷江,让祖母和母亲乘着滑竿上到山顶。我们指着积雪的峨眉让老太太看,不知她看清了没有,大佛反正是看清了的。“避寇七千里”,居然全家还都在一起,还能对老母尽了这样的一份心,父亲感到自豪,又觉得缺少什么。少了些什么呢?眼前的“美景”是无可比拟的,只可惜未“值良辰”。

  直到第二年五月初,才从内迁江西宜山的浙大,来了一位在景云里我们家寄住过的贺昌群先生,而且不久把家也从成都搬来了,住在嘉乐门外张公桥雪地头农家。昌群先生到乐山来,专为协助理学家马一浮先生创办复性书院。上海的朋友们知道了办书院是最高当局的授意,倒真个当作新闻来议论:调孚先生斥为开倒车,振铎先生说昌群不该跟他走,夏先生打听所习“六艺”是否“礼、乐、射、御、书、数”。父亲复信回答说,其所教“盖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最难通者,谓此六艺可以统摄一切学艺……其实此亦自大之病,仍是一切东西皆备于我,我皆早已有之之观念。试问一切学艺被六艺统摄了,于进德修业,利用厚生,又何裨益?……大约理学家讲学,将以马先生为收场角色,以后不会再有矣。”父亲以为书院学生决不会多,聊备一格未尝不可。昌群始到乐山时,对马老先生推崇备至,而“意识到底与马翁不相一致”,他“赞同熊十力之意见,以为书院中不妨众说并陈,由学者择善而从,多方吸收;并谓宜为学者谋出路,令习用世之术。而马翁不以为然,谓书院所修习为本体之学,体深则学自至,外此以求,皆小道也”。两人越说越僵,终于在七月初,昌群先生声明不再参与书院的事。

  抗战之初集中在汉口的文化出版界人士,这时候大半迁到了桂林。一九三九年年初,愈之先生就在桂林创立了文化供应社,开明的旧人云彬、彬然、锡光先生都成了文供社的骨干。子恺先生和祖璋先生这时也在桂林教书。三月,雪山先生从上海走浙江、江西、湖南一线到达桂林,在办事处请开明的老朋友老同事吃了顿饭。大家都说当初把《中学生》停了实在可惜,大后方青年正需要这样的一种杂志。愈之先生说:“人手差不多都在这里了,可以把《中学生》再办起来么。”他接着说了几条意见:一,仍用开明的名义出刊,这不能变。只消组织一个编委会,挂在桂林办事处下边就是了。二,原来的社长是丏翁,他在孤岛上,会给他造成麻烦的。可以改请已在乐山的圣翁,需征得他同意。三,战争期间时局变化太快,最好出周刊;不得已而求其次,也非半个月一期不可。大家赞成先编起半月刊来再说,可以在《中学生》的刊名后边加一条“战时半月刊”,以引起读者注意。大家请愈之先生任主编,他说他还是处在幕后好,具体编务由云彬、彬然、祖璋三位负责。大家都很兴奋,彬然先生第二天就给我父亲写了封长信,把这次聚会的气氛都表达出来了。我父亲马上回信说:当个挂名社长没有问题,可是什么忙也帮不上。乐山到重庆每周只有一班飞机,重庆到桂林班次稍多,也不是天天都有,半月刊的稿子经得起一来一往,在空中飞二十来天吗?有问题只好请教愈之先生,重要文章得请他过目。此外说了两件事,一是要说真有所见的话;二是因痛恨汪精卫卖国投敌,说要特别提倡个人的志概和节操。五月一日,读者终于又见到了久违已二十三个月的《中学生》。没挂名的愈之先生花力气最多。可惜一年之后,他不知有什么要紧事,连告别也来不及,去了香港。

作者: 叶至善
责任编辑: 张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