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叶至善:父亲协助出版《闻一多全集》

发布时间:2024-01-08
【字体:

  《闻一多全集》交给开明出版,细细想来,有许多潜在的因素。开明的书也有被查禁的,为数不多,算不上赤膊上阵。出版这样一部全集,头一版肯定蚀本,开明还蚀得起。开明的校印质量是名声在外,错不了的,我父亲在给朱先生的信中甚至有点儿自负:“此集交开明,为其幸事。”可是跟我父亲接洽的并非朱先生,而是新交吴晗先生。朱先生知道我父亲从未跟闻一多先生见过面,而他自己跟我父亲,交情又太深了,接洽是必定成功的,会给人落下个私相授受的印象。吴先生就没有这个问题,只在小酒店里喝过几回酒,意气相投而已,不会让我父亲感到尴尬的。在那个“惨恻方殷”的时代,有什么比意气相投更可宝贵的呢?编辑室里的各位先生都说非接受不可,经理室里也同意了。父亲答复吴晗先生,全盘接受整理闻一多遗著委员会的意见,包括把他的名字列在四位署名编者之末,他都代表开明接受了。在一九八〇年年底三联的再版本《重印后记》中,他说同意列名,“无非是愿意共同负责的意思”;其实还有个意思:一旦出了问题,与开明无涉,责任由他一个人担负。

  闻一多先生为呼喊民主而被刺后四个月,清华的校长梅贻琦让七位教授组成整理他遗作的委员会,朱自清先生任主任委员。第二年年初,《闻一多全集》的目录商量定了,还请了几位先生帮忙,分工集稿整理。九月十二交稿,尚缺第一部分。十月廿五,我父亲给朱先生的信上说:“闻氏全集已付排,缮抄之稿,实多错误,当初以为《死水》《红烛》必无问题,孰知抄者所据为排印本,而排印本不唯多错字,且有错简之处,校对时始发觉,颇累了排字工友。其考据文字,引用处如有可疑,皆检原书查对。”“此集交开明,为其幸事”,原来是接着这儿说的。父亲在《重印后记》的末了还补了一句:“朱光暄同志当年负责校对这部全集,作了许多重要的校订。”为免得在校样上多做改动,使排字工友多受累,以后发排的稿子,我父亲尽可能先校订一过,还做了些技术性的工作。原稿中有不少甲文金文,我父亲一一放大临摹,让制版厂制成铅字一般大小的锌版,供排版使用。到装订前,写了印在封面上的书名:“闻一多全集”。

作者:叶至善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