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叶圣陶:为友撰联

发布时间:2025-02-0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

  抗日战争时期,叶圣陶流落在大后方成都,从事教育和编辑出版工作。由于工作单位与居所有较长一段距离,他常常乘坐“鸡公车”。这是一种独轮车,座位在车轮上面,需要专职的车夫来推。因为经常乘坐鸡公车,叶圣陶和车夫老俞处得熟络。

  老俞年届半百,在军队里当过差,也做过农民。由于务农不能维持一家生计,他便与小儿子各推一辆鸡公车为生。老俞喜欢与乘客攀谈,在交谈中,叶圣陶了解到老俞还有一个大儿子,在抗战队伍中担任排长,隔上个把月就会来信,谈起与日军打仗的事,言语间颇为自豪。

  有一天,叶圣陶乘坐老俞的车时,发现老俞眼皮红肿,一改往日喜欢交谈的习惯,闷着头只顾推车。叶圣陶一打听,才得知老俞的小儿子前几天得急症死了。老俞原本打算进了腊月就将家里养的两头猪卖掉,再把父子两人推车积攒的钱合在一处作本钱,做点小生意。没料到祸从天降,他只得把那两头猪贱卖了,给小儿子换了一口薄棺材,将他安葬。

  春节将近,老俞请求叶圣陶给他家写一副春联,说他家好几年没有贴春联了,今年一定要贴一副,洗刷一年晦气。叶圣陶想着老俞一家的遭遇,思考良久,拟了这样一副春联:

  有子荷戈庶无愧,为人推毂亦复佳。

  这副春联,以质朴的语言,描述了老俞家的境况:长子在前线抗日打仗,无愧于国家;自己推鸡公车,靠力气吃饭,与哪一行正经行业相比都不差。老俞十分满意。

  叶圣陶的文友们也说,这副春联,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反映了抗战大背景下底层百姓的辛劳与付出,是一副从小切口反映大时代的好对联。

作者:夏明亮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