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鲁迅陪护妻子生产

发布时间:2025-03-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

  从《鲁迅日记》中可以看出,许广平在生孩子的过程中,鲁迅的陪护是相当到位的。

  20世纪20年代,上海有个日本人办的佐佐木医院。1921年4月,医院移至今四川北路1878号(当年的北四川路142号),更名福民医院,改后的名称更有中国特色了,这个医院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许广平就是在这家医院生的孩子。

  1929年9月26日下午3时,许广平称腹痛,曾学医的鲁迅知道这是临产征兆,立即送许广平到福民医院,医院副院长兼妇科主任高山章三博士检查后告知,孕妇因年龄偏大,分娩困难。当夜,鲁迅一直守在医院。翌日早晨8时,高山章三博士采用产钳方式让婴儿呱呱落地。《鲁迅日记》载,26日“下午送广平入福民医院。夜在医院”。27日,“晨八时广平生一男”。28日,“上午往福民医院”,“买文竹一盆,赠广平”。这文竹,也许是许广平提出来要买,也许是鲁迅主动买的,给产后的妻子添些乐趣。29日,“上午往福民医院诊,取药三种,共泉二元四角”。30日,“午后往福民医院,并付泉百三十元”。这应该是交了一部分住院费。可见,这些日子鲁迅是天天往福民医院跑。

  到了10月,依然如此。10月1日,“下午往福民医院,与广平商定名孩子曰海婴”。因为是在上海出生的婴儿,就取名周海婴。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名字也不是事先就定下的,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也没有引经据典为孩子取名。2日,午后“往福民医院”,“夜同三弟往福民医院,又之市买一帽,直(值)三元”。一直到10日,天天去福民医院。鲁迅工作繁忙,日记中还记了很多其他的事,但他总是将去医院看望妻子当作大事。10日,许广平出院,日记记载:“上午往福民医院付入院泉七十,又女工泉廿(用现在的话说是请了护工,相当于月嫂),杂工泉十。下午同三弟、蕴如往福民医院迓广平及海婴回寓。”至此,许广平生产住院过程结束,鲁迅转入了居家服侍。

作者:周二中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