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范烟桥:观前街上的上海人

发布时间:2025-04-21
来源:《苏味道》
【字体:

  在外国清明、外国冬至的前后一礼拜里,苏州的观前街上,要平添不少上海人。上海人到了苏州,别的没有什么希罕,只有阊门外小如培塿的一个虎丘,屋宇鳞比的一座留园,在游览上觉得比上海好,至少有几个打诗谜惯家,要哼着“故乡无此好湖山”呢。不过到了苏州的,倘然没有到观前街,回到上海,告诉朋友,一定要遭讥笑,以为是饭桶,所以他们无论如何,须得分出半天的功夫,预备白相观前街。但是观前街平淡无奇,哪里有什么白相的可能性,远不及护龙街有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奇物,范庄前、因果巷有暗无天日的红木器具(因为怕日光晒坏,接连着搭盖凉棚,人行其下,真是暗无天日),和欧化的天赐庄,还有一些特殊的精神,所以他们只有在元妙观里兜一个圈子罢了。

  元妙观也不及上海的城隍庙,不过文魁斋的梨膏糖和常州酒酿,却是别有风味的,这两样东西,很可以赚上海人几个钱。但是哪里及得几家糖果店的生意邪气,中间尤其是采芝斋,格外出人头地,有时柜台外围满了,坐柜上坐满了,还有人满之患,要立到街上来,马口铁瓶像江浙战争时候的炸弹一般多,那些主顾,东也拾一片嚼嚼,西也拿一粒尝尝,恨不得把店里的东西,有一样买一样去。从这点点事体上,可以推想上海人喜欢闲食了。

  此外陆稿荐的酱肉酱鸭,也是上海人所欢迎的,不过总不及糖果店的生意好,因为酱肉酱鸭只有两样,并且装在黄篮里的油脂油挞,怪肮脏的,他们宁可像吴山会里提线犯人,到无锡去检几篓油面筋到上海的。还有观正兴、老丹凤的面,虽也对上海人的胃口,到底五芳斋贵得有味,并且只能吃不能带,也是一件憾事。

  上海人到了观前街,顿然黄包车也要涨起价来了,平时绝少主顾的驴子,也要来请教了,在拿出老上海面孔来和那些苦力争价时候,要引起街上来往人不少的注意。从苏州人眼光里看出来,上海人有一点特别的神气,尤其是青年男女,一种带些康白渡的学生的气息,一种有窑变的光景。这个批评,或者是错误的,但是苏州虽然和上海很近,苏州受上海化的地方也很多,这两点不可思议的神气问题,却是相距还远。不信只要到观前街上去走一趟,在熙熙扰扰的人丛里,很容易寻出上海人来,不必听他们口音的。

  原载1925年第4期《新上海》,署名烟桥。

作者:范烟桥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