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历史栏目 > 本周人物

“中国好人”张锋:让“中国故事”走进孩子心里

发布时间:2018-11-09
来源:南通日报
【字体:

张锋与孩子们在一起

  10月27日,由张锋任制作人的大型儿童剧《青铜葵花》获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特别奖”。

  12年来,由张锋倡议发起的“童声里的中国”主题系列活动举办8届,发动孩子创作童谣童诗童歌30多万件,面向全国推广,成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江苏省优秀文化活动品牌。

  近年来,张锋组织主创团队,打造和推广21部少儿艺术精品。励志儿童电影《三袋米》由教育部推荐为全国中小学校园优秀影片;音乐儿童剧《田梦儿》获评为全国性优秀儿童剧目,成为“中国梦”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张锋,通州区五甲镇人,省少儿文化艺术促进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通州区文联副主席,通州区“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副主任。2011年被评为江苏“百佳好青年”,2016年入选“中国好人”2018年当选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2006年初,张锋拿出自家建房子的20多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开始新童谣创作征集和寻找编辑出版社。为节约开支,乘火车只选硬座;去北京找旅店,总是选便宜的半地下室。

  4年前,江苏“美德少年”评比揭晓,张锋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萌发了将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的念头。

  于是,他踏上寻找故事的主人公的路,连续走访了两个月,对一个个典型有了深刻的理解。确立了一批典型中的典型后,在出版的10本书中夹上纸条,背到北京去请名师指点。

  中国儿童剧泰斗李若君听了张锋的想法后,当即推荐编写儿童剧的一流编剧和导演。张锋找到编剧薛梅,薛梅手上工作很忙,但听了张锋的介绍后,欣然接下了任务。她说,一是被美德少年的事迹感动,二是被张锋的热情打动。

  同时,在省、市、通州宣传部门的帮助下,“剧组”很快成立了,进入排练阶段。张锋既当制作人,又兼职剧务,在连续一个多月的高温里,与剧组工作在一起。

  《田梦儿》首演引起轰动,之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在省内外巡演600多场,感动了60多万观众。该剧一举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文化艺术节特别奖,上海儿童剧展演优秀奖和优秀剧目四个大奖。

  《田梦儿》演出后,张锋考虑第二部作品。去年秋天,他选中了获得安徒生童话奖、由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创作的小说《青铜葵花》。他还是找原班人马,将这个动人故事,搬上舞台,立体化地呈现出来。

  进入巡演阶段,张锋每次都提前勘察演出场地、组织安排观众、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终于,赶在今年六一前夕在南京首演。

  5月29日,南京首演。看完演出,曹文轩握着张锋的手兴奋地说:“辛苦你了,让文学变成艺术,平面的故事变成立体的,这是一次成功演绎。”

  10月28日,江苏儿童音乐的最高奖“小茉莉花奖”在“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举行颁奖仪式。这是2015年,由张锋牵头引进到通州的。

  艺术对孩子的影响超乎想象,张锋一直在做美育工作。张锋说,孩子最需要什么,就去关注什么。新时代需要优秀的儿童作品,我们就要推出精品,让中国故事走到孩子心里去。

作者:赵勇进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