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民进中央专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委员)上的讲话
各位委员、同志们:
2003年7月12日,会中央召开了新一届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这在民进历史上是第一次。那次会议和会后形成的相关文件给我会的专门委员会重新定性、定位,即由原来的参政议政咨询机构转变为参政议政的“第一线上的基本单位”。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体现了专委会性质、作用的转型。由此,也带动了我会参政议政工作整体局面发生重要变化。
以去年为例。2004年是全面落实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专委会各项工作取得较多成果的一年。会中央专门委员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会中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提出意见和建议。近两年来,为会中央的参政议政提供了28份提案、66份《政协信息》、5份政协常委会发言、38份《建议》,这里包括了参与会中央各类专题调研所提建议,以及8份为会中央领导参与高层政治协商提供的参考意见稿等。这些材料对会中央的有关决策和全会参政议政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这里有一组数字对比:2003年在新一届专委会产生之前,专委会为全国政协大会提供的提案被采用的是5件,2004年是8件,2005年增至13件,而且这些提案是从35份预案中经过多次筛选才确定的。不但提案数量有增长,质量也有所提高。这些数据说明专门委员会工作机制的转变已显现了更大的能动性,进一步发挥了会内外专家学者的潜力,调动了专委会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证明我们构建的这个推进全会参政议政工作的平台是适时的、有效的。
刚才虞音同志介绍了部分专委会委员的优异表现,我不再重复。在这里,我代表会中央衷心感谢大家为我会专门委员会的建设、为民进参政议政工作作出的努力。我们的感谢,不仅要记在心里,今后还要把各位所做的工作都正式记录在案,颁发证书,还要向专家所在单位通报,并且要成为专门委员会工作中的一项制度。
会中央要为专委会委员履行职责积极搭建和扩展参政议政平台,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使委员们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发挥优势,知情出力,积极建言献策,并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这应该成为会中央开展专委会工作的主要特点,力求使得我会的专委会工作呈现出内容更丰富,气氛更活跃,成果更显著的新局面。
一年来专委会做了许多工作,这里我扼要概括如下:
1、许多委员参与了会中央一年一度的专题调研,并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建言献策;
2、委员们参与了全国政协常委会发言的准备工作,并承担了一定的文字工作;
3、委员们为参加政协大会的民进组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提案素材或预案,成为会中央提案来源的重要渠道;
4、委员们积极参与会中央的信息工作,通过信息工作反映社情民意;
5、部分委员参与了会中央走访部委的工作,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工作动态,知情才能更便于出力;
6、委员们为会中央领导参与高层政治协商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7、专委会的主任、副主任和部分委员参加了参政议政工作年会,与地方组织进行沟通交流,为会中央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8、许多委员都参与了会中央重要参政议政活动,并发表重要的极具水平和价值的意见,如高教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教师发展论坛等;
9、部分委员围绕促进祖国统一的主题开展工作,提出《关于对台工作的建议》报送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台办;
10、联委会及委员们积极促进与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和华侨的联系和合作,增进友好往来,在教育、文化、经贸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11、联委会委员们为社会服务奉献力量,积极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号召,参加了民进陕西、贵州、云南等地区扶贫考察、教育培训、医卫讲学和义诊,以及“民进百企龙江行”等活动。
各位委员、同志们,在一段时间里,我们专委会参政议政的势头一直是向上的,专委会工作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会中央领导、机关各部门和地方组织的肯定和好评。但也存在许多不尽完善之处,现在是形势逼人,有些方面我们的弱点已经开始显现了。这无论在老阵地,还是新领域,我们都感到底气不足,成绩不突出,甚至有时声音有渐弱的趋势,我们说有危机感并非耸人听闻,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说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呢?
一是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中共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也就对我们的参政议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家听了普遍叫好,这表明政府的执政能力切切实实地在提高,对我们参政党而言,参政议政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中国共产党正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中国的参政党,我们如果不能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就难以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
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得到加强,在刚刚下发的中共中央2005年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里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意见》的制定和颁布,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共同愿望。
5号文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件。这个文件是在总结了自1989年14号文件以来15年的经验基础上,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的需要,并充分吸收了八个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制定的,是一个指导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和亲密合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的制定、颁发将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等方面迈向一个新高度。由此,中共各级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所寄予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
四是各兄弟党派都在迅速进步,他们的优势和我们的劣势都越来越清晰,这对民进形成了无形的压力。以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工作为例。多年来,民进的信息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各项评比总是名列第一,甚至一等奖中的第一名,连续多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但去年下半年的评比中第一次下滑到第四名,这对我们敲起了警钟。这不是我们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不努力,当然我们的信息工作的确也还存在一定不足,更主要的是其他兄弟党派已经迎头赶上并超过了我们。今后需要我们加倍努力。
基于上述紧迫的形势,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因而今后参政议政越来越难,那么,解决的出路在哪里?我想,惟有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这一条路径可走。
今年“两会”期间,会中央召开了第八次主席会议,研究并确定了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问题。会议认为,加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建设至关重要,是参政党存在价值的体现,是时代赋予参政党的历史责任,是9万4千多名会员加入民进的抱负,是广大知识分子对民主党派的期望。而加强全会的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应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把这项工程中的工作任务捋出个头绪,然后一项一项地抓,一件一件地干,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我和参政议政部的同志们一起商量了,现在也请各位专委会的委员一起研究一下,看今年怎样做好以下这些工作。
一是会中央提出2005年要着重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其中加强专委会工作是重中之重。会中央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今年6月,会中央将召开常委会专门讨论加强专委会工作,各专委会主任将列席中央常委会。
讲到这里,我想从专委会和参政议政部两个层面简单谈谈看法。
关于专委会的主体作用。我们这一届专门委员会在换届时是按工作班子组建的,这已经改变了在调整专门委员会成员时偏重于人事安排的做法,把强调发挥专门委员会参政议政基本单位的作用,特别是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的作用,作为加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研究。许嘉璐主席在民进十一届八次中常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指出了这一点。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我们还将继续优化组合,适时适当调整专委会的人员组成,还要制定包括激励机制在内的各项有关制度,加大培养和使用专委会人才的力度,以更好地保护和发挥委员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家的才华和智慧搞好参政议政。在座的各位委员毕竟不是专职搞参政议政工作的,但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外又必须多花一定的精力来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既然担任了这个光荣的职务,总要比别人有更多地付出、更多的奉献,担负起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委员们参政议政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努力,包括每位委员自己的本职工作,体现出来的是参政党为国家献计出力的崇高精神,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个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增光添彩,多作贡献。
关于参政议政部的组织工作。我想主要就是不断地和大家沟通交流,为委员们参政议政服好务,工作重点则是为大家建好参政议政平台,使相关的渠道畅通,使大家把精力集中在最关键之处,心情舒畅,从而
作者:民进中央副主席 王立平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