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委会为“壮腰工程”献策
继200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发布《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决定》,确立荆州是重点发展区域后,2011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发布《关于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按照“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十年大振兴”的总体要求,努力把荆州建设成江汉平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重要的机械制造及化工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长江中游经济带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全国著名的荆楚文化传承创新展示区,使荆州成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为此,省发改委编制了《加快荆州振兴总体规划》(2011—2020),为荆州描绘了如何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钢腰”的发展路径。
民进荆州市委会今年以来积极围绕省、市中心工作,组织调研组开展调研,形成多项调研成果为“加快荆州振兴,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钢腰’”献策:
年初提交荆州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的《关于把荆州博物馆打造成国家级楚文化博物馆的紧急建议》,经市领导批示,政府报国家文物局同意在荆建设中国楚文化博物馆,为荆州建立大遗址保护基地提供了一项重要的项目支持。
在对本市民办职业技术教育进行调研后,提出有关“完善制度环境,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多项建议,由民进省委采纳报送中央。
就反腐倡廉工作如何为荆州跨越发展保驾护航问题进行调研后,在新任市委书记首次参加的双月座谈会上,主委张国荣作了题为《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根本性好转,促进荆州科学跨越式发展》的发言,特别针对如何解决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优问题提出了五大建议,市委领导充分肯定并要求市“治庸问责”工作班子采纳此五大建议。
在全市开展的“治庸问责、优化环境”工作以来,针对地方干群中的士气不振、信心不足、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自由散漫、办事效率低下等“庸懒散软”突出问题,民进市委在三季度组织了“欲振兴荆州,必先热爱荆州”的调研,并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民进会员在提交的调研报告中提出许多积极观点和建议:
1、“热爱荆州是文化认同,振兴荆州是历史使命”,
在振兴荆州的紧要关头,荆州人民怎样看待自己的家乡,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与机遇显得至关重要。从历史和文化的层面和城市发展规律上讲,欲振兴荆州没有对荆州历史文化的景仰和热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是很难得到真谛的!同时,我们切不可只是一味夸耀荆楚文化遗产的历史有多么悠久而无现实作为。
2、“理性的看待荆州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荆州振兴之路步履艰难,是一个后发展城市的必经历程。振兴荆州的希望寄托在所有荆州人对荆州的热爱,并要将这种热爱转化为振兴荆州的原动力。
3、“荆州经济发展要发扬区位优势,减弱战略格局中劣势的不良影响”,从调整产业结构、保留和吸引人才以及增强政府博弈能力等方面着手打造荆州经济发展新篇。
4、“让建设者能在荆州把根扎下”,
新生代农民工希望通过打工就业扎根城市,更加向往能够融入城市生活,家乡应该从政策、地方法规上为故乡儿女提供报效的平台,让建设者能把根扎下,建设者才能安心踏实为振兴家乡主动出力,出大力。一是中心城市和县(市),逐步开放户籍管理,二是学习重庆,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5、“重视‘文化荆州’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更应当选择好两者的结合点,推动文化与经济相融合,加速形成两者的合力。发挥文化产业在城市升级中的“引擎”作用,达到促进荆州整体繁荣的目的,走出一条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文化荆州”要有一个载体,要有一个有力的抓手,这个抓手应该是把荆州建成“国家级的文化旅游名城”和“湖北省的龙头旅游景观城市”。
这些建议和意见将分别以党派集体提案和委员(代表)提案(议案)的方式,提交即将召开的荆州市“两会”。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