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与新闻宣传的异同
在工作实践中,许多信息员同时还负责本单位的宣传工作,出于种种原因,混同政务信息稿件和新闻宣传稿件而一稿多投的现象大量存在。把新闻宣传稿件报给政务信息采编部门可能会影
响工作效率或降低上稿率,而对于一些政务信息稿件,如果未经严格审查就直接报给新闻媒体,则可能造成失密或者其他不良影响。因此,澄清政务信息与新闻宣传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现实的意义。正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多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政务信息乃至新闻宣传工作有所裨益。
一、政务信息与新闻宣传的相同点
从广义上讲,政务信息和新闻都属于信息。对新闻学比较通俗的说法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新奇的事实的报道。而我国政府系统的信息工作是从1984年开始逐步开展起来的,政务信息概念提出则是近些年的事,因此它的定义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政务信息和新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都能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动,在一定意义上讲都具有指导性。政务信息追求信息价值,新闻追求新闻价值,有的时候两者是相通的。比如国家最新做出的一些需要全社会周知的重大的决定,政务信息和新闻就是两条重要的传播渠道。通过新闻渠道可以让更广泛的群众知情,而这些指导性的意见通过政务信息渠道传达贯彻到基层,可 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基层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组织实施。
在政务信息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是反映工作情况、工作成果的信息,它们也可能同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例如,某市地税局2002年曾经上报该市旅游业税收成倍增长的信息,开篇先简单介绍了作为该市边境口岸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然后运用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旅游业收入等数字说明该市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进而提到市地税局借鉴其他口岸城市加强旅游业税收 征管的先进经验,最后通过这一新兴产业税收收入增长8倍的巨大变化反映该局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作为信息稿件,它在系统内被评为2002年度的优秀信息;作为新闻宣传稿件,它同时被《中国税务报》、《吉林财税》等多家媒体刊载。从这一点来讲,政务信息采编部门和新闻媒体关注 的焦点是市旅该游业税收成倍增长的事实,而不是市地税局究竟采用什么办法如何加强该行业的税收征管,两者的价值取向达到了和谐统一,因此从选材到行文相互之间都比较一致。
此外,一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复合性信息如调研性信息,就和新闻体裁当中的深度报道有些相似。2002年延边州地税局曾编报一则调研性信息《对我州房产税欠税问题的透视与建议》,该文深刻分析了延边形成累计2200多万元房产税欠税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其中下放减免税审批权的建议已经得到了采纳。由于它对延边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实施企业改组改制,以及重新规划经济结构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延边日报》(朝文)全文刊载了这篇文章。
二、政务信息与新闻宣传的不同点
作为政府政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务信息工作,有着它一些固有的本质属性,如政务信息反映政府主体工作运转情况、政务信息干预能力大等等,从而使得政务信息与一般信息相区别。以政务信息与新闻相比较,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服务对象不同。新闻服务的对象是所有读者和社会大众,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等;而政务信息服务的对象范围要窄得多,且层次也比较高,它主要是为各级领导服务。同时,在服务上级领导、服务下级领导和服务本级领导之中,服务本级领导又是最主要的。新闻服务的 对象始终是越广泛越好,而政务信息则不然,它的服务对象一般都有严格的确定性,有些机密性很强的信息其服务对象甚至要局限在极少数主要领导之中。
2、功用不同。新闻可以不涉工作,比如奇闻异事;而政务信息则必须和工作紧密相关,这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即使同样反映工作,两者的作用力也不尽相同。新闻一般是通过宣传工作来作用于工作,具有间接性;而政务信息作用于工作则主要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直接性。新闻偏重于宣传效应,而政务信息则偏重于参谋效应。新闻是人们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而政务信息则是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3、选材不同。正是由于服务对象与功用的不同,决定了政务信息与新闻的选材不同。相对而言, 新闻的选材更为广泛一些,只要是新近发生的新奇的事实,都可能入选作为新闻的题材,正如前面所讲到的奇闻异事,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都会做一些这样的报道。政务信息则只关注影响政府政务活动的那些事实,如果说在特殊情况下一些奇异的现象进入了政务信息的视线,那么它所注意的仍然不是那些现象本身,而是形成奇异现象的动因,即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由此预见推断可能出现的结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纯粹属于个人行为的一般性的好人好事,以及单位集体和个人在自身职能和本职工作之外热心公益事业,所进行的捐助活动等等,始终都是新闻宣传的上好题材。从普遍意义上讲,这些都不能作为政务信息的题材。
4、干预能力不同。新闻只是让接受者了解情况,并不具有约束力,它产生的是舆论影响作用。而政务信息则直接传递给各级领导,无论是收集的情况、反映的问题,还是提出的建议,都是为领导科学决策做参考的,也就极有可能影响领导的决策。如果领导依据政务信息发出了行政命令或者实施了行政行为,那么政务信息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此外,尽管新闻的媒体、传播途径、传播手段众多,同时也非常方便、快捷,但在权威性的问题上,它同政务信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5、在公开性的问题上两者存在差别。新闻具有公开性,所有的新闻都是公开发表的,知道的人越 多越好;而政务信息则具有专属性,不能完全公开,甚至有些信息还要严格保密。例如,在政府职能部门中,信访、公安、安全等部门单位大都是政务信息工作的先进单位,这些单位上报的信息中有很多就是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内容的,这类信息领导批示率非常高,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涉密的,在政府的各类信息刊物上,有时只能看到题目,有时甚至连题目都隐去了,目的就是为了严格保密。
6、在完整性的问题上两者存在差别。新闻传播的事实大多比较完整,必须具备六个要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和什么结果。而政务信息却不一定这么求全。例如,同样是对延边州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地税部门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的事实进行报道,《延边日报》采用了传统的写作方法,即按照会议概况—会议主题—领导讲话摘要的次序安排结构。而延边州《州政信息》刊载这条信息时则突出了州长金振吉对全州地方税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指导工作的指示性信息传达给地税及其他相关部门,同时必要地忽略了一些属于会议程序性的细节,从而使得意见更为集中,针对性更强。
7、在专业性的问题上两者存在差别。新闻属于“明白学”,它要求写的比较浅白,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够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这样才能传播的更加广泛。而政务信息则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这一点也是和它的服务对象的专属性相适应的。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都有各自的专业领域,政务信息都是反映本领域的工作的,因此包括使用专业术语在内的体现专业性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同时,由于传递、接收信息的各级领导对于分管或者直接负责的该领域的工作性质比较熟悉,所以政务信息的专业性不但不影响其传播,反而会使其更加严谨、科学,并且更加具有针对性。
8、表现形式不同。新闻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而政务信息的表现形式则相对比较固定。新闻语言要求生动活泼,而政务信息语言要求准确、平实。新闻经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反问、借代、双关、对偶、夸张等等,这些统属于积极修辞。而政务信息则使用消极修辞,就要求规范,避免任何歧义,在这方面它更近乎公文。新闻经常使用描写、抒情等表现形式,政务信息一般不使用这些表现手法。新闻的篇幅长短不一,比如通讯注重细节,所以不能太短。而政务信息则是越短越好,只要能把问题说清楚就行。新闻消息稿件多数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前面先是导语,中间是主体,最后是结尾。与之相适应的,新闻稿件的标题非常讲求文学性,交代文章主旨的任务由导语部分来承担,而标题的作用则是吸引读者。政务信息则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单体信息一般情况下没有导语,直接在标题中揭示文章主旨,同时尽可能标出信息发生的地区、行业或领域,以便让领导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条信息写的是哪里发生的什么事。新闻的标题有时有主题、有副题,有时甚至还有肩题、提要题,而政务信息基本上只有一个标题。
三、开展政务信息与新闻宣传工作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政务信息与新闻宣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各有各的规律。能够在工作中很好的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就能够在两类体裁的稿件的采、写、编、报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1、必须明确服务的目的和要求。明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