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历史栏目 > 工作动态

民进内蒙古区委会2005年重点调研课题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字体: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参政党存在价值的体现,是时代赋予参政党的历史责任。民进内蒙古区委会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工作,2005年,确立了以“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工作思路,将“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研究”和“自治区农村牧区中小学辍学情况研究”列为2005年全区重点调研课题,开展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取得了一系列调研成果,两项重点课题顺利结题,引起民进中央、自治区政协和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自治区的民族教育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还比较严重。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长期看,必将制约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进内蒙古区委会根据自身的界别优势,结合民进中央对重点调研课题的要求,特将“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研究”作为2005年重点调研课题之一,成立了以盖山林主委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下设呼和浩特、赤峰、通辽三个课题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召开多次会议协调全区调研工作。课题组历时半年,行程万余公里,深入基层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调研范围涉及3个市的10个旗县、30个苏木乡、103所学校,汇集基础数据和材料200余份,在认真综合分析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理清了制约我区民族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向民进中央、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政协提交了调研报告《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科技、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控制农村牧区中小学辍学率的工作事关自治区科教兴区、人才兴区等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控制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搞好农村基础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这一问题也引起了自治区领导的关注,特别是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伏来旺同志明确提出希望民进内蒙古区委能够利用在教育界联系广泛的优势对农村牧区中小学辍学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民进内蒙古区委会根据社会的需求、自治区领导的建议,结合自身人才资源优势,将“自治区农村牧区中小学辍学情况研究”列入2005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之一。

    区委会对此课题高度重视,制定了调研计划,成立了以盖山林主委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下设四个调研小组,历时半年,深入基层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调研范围涉及呼和浩特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的18个旗县区的76所学校,发放调查表98份,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掌握了农村牧区辍学基本情况及原因所在,初步形成了对策和建议,圆满完成了调研报告。

    区委会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积极向党委、政府就此两个问题建言献策,先后向民进中央提交调研报告;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委员提案;向自治区政协九届四次全体会议提交集体提案,就自治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问题作了大会发言,被自治区政协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向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提交调研报告;引起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政协报》、《团结报》、《内蒙古日报》等都进行了专题和深入报道,《人民日报》驻内蒙古记者对民进区委领导进行了专访,并编发了《<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282期、70l期。此外,民进中央会讯、内蒙古统战信息网等多次对调研活动进行报道。

    在包括民进在内的社会各族各界的关注和呼吁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越来越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并且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相信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加大和《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一定会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责任编辑:晓晓)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