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历史栏目 > 工作动态

民进浙江省委会举行“关于制定 《杭州京杭运河文化遗产缓冲区保护条例》研讨会”

发布时间:2006-12-20
【字体:
    运河是杭州除西湖之外的积淀丰厚的、流动的、活的文化遗产, 也是展示杭州风貌特色的生动载体。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传承历史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对一些未被确定为文保单位的重要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文化遗址,由于缺乏具体、刚性的法律依据,很难得到妥善的保护,有的被拆除,有的遭到破坏。民进浙江省委会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在今年的课题申报与立项中,省直第三联合支部申报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廊道的建立与保护》被立项,经过多次调研,最终形成了《关于制定<杭州京杭运河文化遗产缓冲区保护条例>的思路和建议》的调研报告。
 
    12月5日下午,民进浙江省委会和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共同举办研讨会,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论证,并围绕运河文化保护的主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民进浙江省委会名誉主委毛昭晰教授、副主委连建伟教授、浙江建设职业学院院长丁夏军教授、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周新华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以及杭州市旅游局、杭州运河集团拱墅区整治保护开发指挥部等职能部门同志一起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课题执笔人、浙江建设职业学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阮可老师首先介绍了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思路,大家随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毛昭晰教授指出,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要保护建筑,更要保留淳朴的民风,要注重生活的延续性。尤其是小河直街,它体现了运河两岸居民生活最原始的风貌,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典范,非常珍贵,在保护的时候千万不能把原住民搬迁走,要让这些优秀的传统道德风貌流传下去。连建伟副主委也建议可以分两步走,一方面提出立法设想,建立保护名录,设立专门的建筑控制地带保护环境风貌,另一方面专门针对小河直街的保护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实实在在的做好保护工作。 
(责编:王春艳)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