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畅谈
民进遂宁市委会于7月14日在船山区鼎信大酒店,邀请40余名新老会员齐聚一堂,开展“三谈”主题活动。图为座谈会现场。
前言
为落实《关于在全会开展庆祝民进成立70周年活动的通知》精神,民进遂宁市委会于7月14日在船山区鼎信大酒店,邀请40余名新老会员齐聚一堂,开展“三谈”主题活动。“三谈”就是让老领导、先进会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谈“爱国、民主”的优良传统,谈“立足本职、为所能为”的高尚品德,谈“心系后辈、再献余热”的真挚情怀。其目的是让老会员重拾当初入会与奋斗的初衷,给新会员带去身为“民进人”的自豪与信心,使遂宁民进之光再一次得到传递和接续。
身边人谈身边事
刘志刚(遂宁市政协原副主席、民进遂宁市委原主委):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初始,是抗战时期留居上海的进步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界,他们积极组织和参与民主进步活动,并在1945年底正式定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在“下关事件”等一系列斗争中,逐步与各进步党派、团体一起,团结在了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作为首批中共“五一号召”的响应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贡献。“爱国”是民进人的根本前提,“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是民进人的根本宗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主促进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但万变不离其前提和宗旨,尤其是在当下的新时期,腾飞的祖国即将“圆梦”之际,我们无论老会员还是新会员,都要扮演好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共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历史担当。
刘思福(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船山区原政协副主席、船山区顺南街小学原副校长):“以党为师、立会为公”是我会的光荣传统,我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密切联系群众、认真调查研究,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借此谈一谈个人的感受和体会。其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参政议政的重点。七届全国政协会上,我们提出“新闻媒体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案,经座谈商议,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开设了“伟大祖国”这一专栏节目,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其二,抓住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参政议政。人民群众的几大“难”、几个“坎”,要求我们从各个角度观察和分析、权衡,发表真知灼见。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四川乃至全国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突出,我从八届一次会议起连续提交的“关于按时足额发放中小学教师工资”的提案引起了李岚清副总理的高度重视,几经波折,这一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其三,抓住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参政议政。遂宁经济的关键是什么?交通。四川呢?还是交通。从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起,我先后提交了“关于修建达成铁路的提案”、“关于修建遂渝准高速铁路的提案”、“关于修建第二条成渝铁路的提案”等6件提案,在今天,几乎全部变成了现实。参政议政,不仅要着眼本单位、本行业、本地区的问题,更要关心全局、关心国家,当然也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
梁体泉(原蓬溪县教育局干部):当年还是教师时,我的恩师找到我,问我是否有意加入民进?当时我根本不知道民进是什么组织,只好去查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别的不提,就民进的一些著名会员,马叙伦、雷洁琼、叶圣陶、谢冰心——这不全都是我最最崇拜的榜样吗?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这些人在自己信仰中的分量有多大,我是知道的,民进这两个字在我心中的地位也可想而知。几天后我就提交了申请书,当时民主党派还不被主流认可,我记得向学校组织汇报时,领导还很紧张,提醒我慎重……几经曲折,几经岁月,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干了几十年,然而对民进,我充满自豪,从未后悔。退休以来,本着“热爱民进、再献余热”之情,我和唐耀亲老师等人一直致力于蓬溪县的关工工作,将爱国主义教育、救助体系建设和文化基地打造融入其中,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打出了名号,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冯朝成(原蓬溪县幼儿园教师,业余歌唱、舞蹈爱好者):我个人比较热爱艺术,也很散漫随意,一个大男人教幼儿园的小朋友唱唱跳跳,算是一朵奇葩。但我认为,我们民进确实是团结、一心、融洽的组织,我在组织充分感受到了温暖。上个世纪,我曾经在沿海地区打工十多年,广州等一些地方,那时候算是举目无亲,各凭本事,然而就在那时候我遇到了民进人。我是在家乡就入了民进的,走到外面,结果碰到了同样的民进会员,感觉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成了无话不谈、有难必帮的友人,党派同志的那种亲切感,至今难忘。后来我回到遂宁,回到蓬溪,经常到当时杜主席的办公室去给他汇报思想、交流看法,主席说我就是积极,作为会员跑得勤快,活动随时响应,我觉得,这是民进带给我的积极,我真心喜欢这个组织,我就乐意参与她的点点滴滴,做我该做的一切。
唐耀亲(原蓬溪县中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作为蓬溪中学关工委执行主任,我们学校走在了全县关工工作的前列,多次在各级大会上交流经验;作为蓬溪县老年体育协会代表,我们县的气排球队获得了2014年全国气排球邀请赛男子甲组亚军。我今年已经74了,但我只要还能做,我就继续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做到最好。近年来,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存在很多怪圈,私立学校的兴起,让我们流失师资和生源,也让读书这个本来知性的概念成了普通老百姓越来越沉重的金钱负担。然而教育不仅仅是花钱和高考刷榜,依靠挖角拼凑起来的教育是没有底蕴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学校近年来特别注重基础性培育,从初中抓起,培养本土化人才,保证毕业学生中,从自己学校一步一步升学而来的占绝大多数,这种尖子生比临到高三毕业才从别的学校转学来的尖子生,含金量高得多。
但承富(大英中学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去年,到成都参加了纪念民进四川省委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也作了交流发言。走出去,才看得到,我们民进的人才之广、学术之高,全是知名专家学者,随便出手就是国家级以上的奖项和成果,在感叹的同时,更多的是自豪与自勉。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起点不一样,所以我们并不太执着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有多顶端,而更希望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伴三尺讲台,一生无悔。教育教学,在乎对学生的一片关爱之心,真正的教师,不只是教尖子生。要爱学生,第一要了解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教育有个性的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表面上看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才是我们的追求,尤其是留守学生、贫困学生,精神层面引导他们不自卑、不自暴自弃,和物质层面一样重要。第二是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我的方式是“我尊重你的隐私,尊重你的权利,不主动找你,但如果你找我,我总在那里”,久而久之,学生渐渐把他们看的书、电影推荐给我看,把兴趣和我分享,而且他们和父母间的矛盾,同学间的不合,学习上的难题,都会来找我征求解决的方法。第三,我认为,作为教师,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自身的道德形象,人格完美,充分彰显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三个“心”:在思想上正面诱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在学科教学上,我坚持学习,不断给自己输血充电,参与编写了《立体教室》,也在全国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论文,连续9年被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第七届全国优秀班主任,2014年有幸登上全省劳动模范颁奖台,是对我的莫大鼓励。但正所谓人间有胜境,追求无止境,作为民进万千教育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我还有很多路要走,千不求,万不求,只愿教书育人到白头!
谢旭日(大英县农业局扶贫救灾股股长):作为基层会员,如何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如何才能树立起民进组织在人们心目中的应有形象?从我加入民进的那天开始,多年的思考,我逐渐明白,就是必须内强素质、勤奋工作、勇于探索,争做本行业领头雁,才能切实为组织增光添彩。2003—2004年,面对大英县贫困村群众发动不到位,积极性没有激发,扶贫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我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引进“竞争”机制,市、省扶贫办对这一做法高度重视,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发文推广,如今,竞争立项与县级财政报账制、公示公告制、招标投标制并列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机制;2011年,省农业厅到遂宁调研,春耕生产现场会由于现场工作量大,人力物力花费多,许多区县不愿意承担,我千方百计说服县上领导主动接下这个任务,在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下,现场会开得非常成功,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大英县在30多个丘陵区县打响了高标准现代农业的名头,为之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仔细想来,无论是作为一名民进会员,还是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争做本行业领头雁、为组织增光添彩”是我的必然动力,也是自身价值体现的源泉。
银平(遂宁市烟草专卖局监督管理科科长、稽查支队队长):高中时期的班主任黄亚辉老师(曾担任过民进遂宁市委主委)是我加入民进的引路人。入会之后,历经了黄主委、刘主委、欧主委等多届老前辈、老领导,还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会员,得到大家很多的指导和帮助,自己也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市政协委员。在本职工作上,我时刻以民进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在卷烟打假破网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打掉一大批卷烟制假窝点,破获大批情节恶劣的涉烟犯罪团伙,有力维护了我市烟草市场的健康,连续5年获得全省大假破网特等奖等荣誉,这一切,都与民进的缘分密切相联,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何健身(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招生办主任):我是2002年加入民进的。我们学校支部的十位会员全部都在教育的第一线,作为学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大家爱岗敬业、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在全面完成各自承担的班级事务、教学工作及其它的社会工作方面都在学校作出了表率,这是我对我们民进会员的整体印象。在本职工作上,本人自2006年学校组建学生网球队以来,一直主抓网球训练工作,所带学生连年代表遂宁参加各类比赛,先后获金牌8枚,银牌18枚,铜牌14枚,有五十多名学生达国家二级运动员,十余名学生通过网球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升入重点院校,在2013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中为遂宁拿下3枚金牌,实现全市零的突破。个人先后获评遂宁市优秀体育教师、四川省教育科学优秀指导奖、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先进个人等称号。值此民进70周年,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里,更好地履行民进会员的职责,改善做得不够的地方,更加努力地在教学、教研、管理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政议政,为遂宁实现新跨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何寅生(船山区教师进修校教师):自入会以来,我一直以身为民进会员为荣,以积极参加活动来体现自己对组织的热爱,把参与组织活动作为首要的行动安排,并随时积极建议和协助负责人做好相关事务。作为政协委员期间,本人积极撰写提案和建议,其中关于见义勇为基金提案等收到了良好的反响。我认为,民进会员就应该是自身业务上的优秀分子,搞好本职工作、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业务是民进人的价值和荣耀。自1980年到教研室工作以来,兢兢业业、潜心钻研,不甘做平庸之辈,先后获得过省教研所、省语委注音生字提前读写课题实验先进工作者,省教委先进工作者,教育部课程研究所优秀教研员,中华全国汉语拼音运用大赛全国第一名等荣誉,作为全国汉语拼音教育研究会会员,对众多中小学语文教材提出过修改意见。我做到了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独立思维,有自己的学术见解;在工作岗位上,毫不松懈地干到退休。退休后主动了解和接触新信息、新知识,自学现代化办公技术及电子计算机操作,自己钻研,3年来依然承担了船山区全区期末考试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工作,并组织离退休同志开展各类健康活动。感谢民进组织在我2011年患病手术期间,在精神及经济上对我伸出的援手,我以民进为荣,并将在今后一如既往继续热爱自己的组织,努力为她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敏慧(原民进市委秘书长)、彭哲志(大英县政协副主席)、谭光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等人在发言中还对遂宁民进的发展及即将召开的民进遂宁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发表了看法,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还有与会会员建议:要加大对年轻会员的培训,加强对基层组织的建设和指导,建立全市统一的横、纵向联络,通过网站、QQ群等方式加深互相联系,互通参政议政消息,做好信息资源共享,并随时反映表达意见建议等。也有与会者表达了“希望今后多举办类似活动,让更多的心声随时在民进这个大家庭交流”的强烈愿望。
结束语
“老同志们高尚的品德、无私的胸怀,坚定了我们作为民进人的自豪与信心,感觉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
“‘三谈’活动较好地诠释‘讲会史、话传统、学先进、迎回庆’活动的深刻内涵。老同志们入会与奋斗的初衷,燃起了大家的热情。看着现在的民进,确实倍受鼓舞。这个座谈会,无论是对已经做出成就的骨干,还是对那些年轻有为的新生代,都是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我相信,我们遂宁民进的薪火,会再一次得到传递和接续。”
前一段话是参会的新会员王林、廖洪云在听了大家发言后表达的心声,后一段是民进遂宁市委主委欧斯云在座谈会结束时的讲话内容。
抓好“70周年会庆”是今年全会上下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到底要向“会庆”要什么?想不清楚这个问题,所开展的活动很难避开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是形式重于内容的困境。民进遂宁市委举办的“三谈”主题座谈会,既有“70周年会庆”的“面子”,更有“弘扬优良传统”的“里子”,而且是身边人“面对面”讲身边事,其真实性、亲近感和说服力是其它活动形式难以超越的。
策划活动既要注意“面子”、更要追求“里子”!追求“里子”,就是要以执着的精神去抓住本质、深挖内涵、延伸意义!遂宁市委会“三谈”活动的成功举办,其示范意义远远超出活动最初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