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竞赛抄袭事关规则无关诚信
前不久,上海市举办了“新纪元杯”第21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首次有近13万篇征文通过网络上传。《中文自修》的编辑选取814个样本,发现其中属于全部或部分抄袭的文章竟达到108篇,占总数的13.3%。令人痛心的是,在初赛之前,每个学生都签署了诚信声明。(3月23日《文汇报》)
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已经举办了21届,肯定总结和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笔者以为,作文比赛打假,比赛规则以及优秀作文的评判标准,比作文抄袭现象本身更值得我们关注。
作文比赛的规则,应该为杜绝作文抄袭作出明确的规定。作文写得再好,一旦涉嫌抄袭,就不能获奖,获奖了也要追回。同时,相关规则的修改,应该及时向社会公布,使参加作文比赛的学生死了抄袭这条心。只一味地责怪学生抄袭,甚至无限上纲,给他们贴上“不诚信”、“不道德”等标签,是很不厚道的。
作文竞赛打假,要学生签署诚信声明是可以的,但主办方不应该就此逃避责任。教书育人,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作文比赛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主办方应多从自身角度排查原因,不要动辄给学生扣上这样那样不好听的帽子,这是教育者应具备的教育常识和基本素质。作文竞赛有抄袭现象是难免的,一些教授的论文还搞抄袭呢。关键问题在于,如果规则足够严密、合理,让抄袭者无法得逞,谁又会做投机取巧、得不偿失的无用功呢?
只有科学严密的规则,才能赢得公众人心,才能减少作假的可能性。所以说,更多地反思比赛规则而不是对未成年的孩子责备求全,才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应该吸取的教训。
(责任编辑:张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