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历史栏目 > 同舟时评

晋冀豫水资源纷争引人深思

发布时间:2008-04-16
来源:东方早报
【字体:


    吴家庄位于山西长治市黎城县,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去年4月30日,山西省发改委、水利厅联合将吴家庄水库项目建议书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当年10月份,水利部审查通过了吴家庄项目水资源论证、工程管理经济分析等三个专题报告。在今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就吴家庄水库进行了正面交锋。山西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国家应尽快批准吴家庄水库申请立项。与此同时,宋福如等31名来自河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不予批准山西省吴家庄水库立项的建议。(4月10日《东方今报》)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大至国家与国家之间、小至省与省、县与县之间,都存在这种生存资源之争。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有资料显示,1990年代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水资源有限,在各个省、市之间就不可避免产生争夺。

    要让水资源发挥作用,协调不同省份上下游之间的水资源之争,必须有一个各方参与博弈的合理机制。目前,我国《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此外,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这种大一统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集中统一调度水资源,也在解决各地的矛盾方面更有权威性。但是,在今天,利益是多元化的,地方与地方、地方与中央之间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这种大一统的管理机制也削弱了地方的水资源利益,使得地方在争取自身的水资源时缺乏表达与参与决策权。这种大一统的水资源管理机制的弊端在吴家庄水库兴建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水库建成后,遇到干旱年份,位于河南安阳的红旗渠、跃进渠和河北的大跃峰渠、小跃峰渠将面临断水危险。所以,多年来,山西方面想兴建,都遭到河南、河北两省的强力反对而不能如愿。但是,这一项目居然在去年10月份通过了水利部的审查,直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由于河北、河南两省人大代表的激烈反对,才暂时搁浅。这一漠视河南、河北两省利益的项目居然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能顺利地通过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因此,我们在协调水资源纠纷时,除了目前的由国家水利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的机制外,还迫切需要建立由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进行对话的博弈机制。所有有关跨地域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项目,以及水资源如何在各地合理利用的分配方案,都必须在这一博弈机制下,进行检验、论证,以使各方意见都能被合理吸纳到最终的决策中,并最终形成多赢的局面。国家水利主管部门必须尊重在这一机制下形成的方案与项目计划,并吸收各方人士参与跨地域水资源管理,如此才能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合理利用水资源。


(责任编辑:温迪)

作者:杨涛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