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养生”是件好事
继前些时候五百学者在南昌研讨“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之后,近日学者们又云集广州,研讨“道教与养生”。
“道”的治身、养生说,以黄老“天人合一,气化宇宙”之说为基础,认为在天地为阴阳二气,周流运行不止;在人身为元神精气,生命存活之本。天地间道气长存,生生不息,人身中元神精气亦可锻炼保养。这其中有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讲究,也有对人自身调适和谐的学问。中国历史上不少道教学者或者道教信士同时也是医学名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他的“五禽戏”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健身体操;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伤寒、温病、狂犬病、结核病、天花等的发生和病因认识深刻,《抱朴子·内篇》中记载了许多丹药治病偏方;陶弘景的《肘后百一方》也进一步丰富了丹药疗方;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至今被中国医学界列为十大经典名著之一;王冰的《注黄帝内经素问》在中医界享有盛誉。道教医学、道教养生学对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贡献不少,当然,其中也有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中国养生文化传统悠久,现又颇受群众喜爱。据说最近北京地坛的书市,热销书就从股票投资类转向治身养生类,看来不少人从热心炒股转而潜心养生了。其实,人的基本愿望是健康,人的普遍期待是长寿。宇宙之间,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芸芸众生,其事业取向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是生存。人们不但追求生存,而且还希望在生存中愉快健康地生活。但对于养生和治身,为什么我们过去不大当回事,现在却普遍比较重视?理由至少有3条。
其一,改革开放30年,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当然更重视健身养生。我们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之“康”,应该包括国民身体健康。讲“以人为本”,人本之“本”,也要以人的健康为本。如果每个人都身心健康,就可以“自己不受罪,家庭不受累,节约医疗费,有益全社会。”
其二,反面的教训来得更深刻。“法轮功”那么荒唐的东西,为什么曾经迷惑了一些人,就是因为打着“健身健心”的幌子施展骗术,由“骗”而“秘”,由“秘”而“邪”,由“邪”而“反”,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现在在中国骗不了人,又跑到外国去蒙人害人。可见,养生这个领域,传统宗教、传统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不能发扬光大,邪恶的东西就要出来以假乱真,兜售其奸。
其三,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理所当然要彻底地扫除“东亚病夫”的萎靡形象,卸去“我不如人”的历史包袱。中国人要个个体魄强健,人人意气风发。如当年电视剧《霍元甲》中所叹:“睁开眼吧,放眼看吧,看我神州哪像染病!”听今天大家所言,危机来吧,考验来吧,看我民族有精气神!
(责任编辑:张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