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平实的道德力量
提起和不干净的 “五谷轮回之所”打交道的人,我就想起上世纪50年代的全国劳模时传祥和上世纪80年代的全国劳模徐虎。可喜的是,时传祥、徐虎后继有人。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李影。
李影和时传祥、徐虎一样,干的是有些人看来“不光彩”的工作。时传祥是一位掏粪工,徐虎是一位水电修理工,也经常为居民修理抽水马桶。李影作为一位公厕管理员,把公厕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平凡的厕所管理员工作做得异常出色。她从一个外地来沪的“80后”乡村打工妹,在厕所管理服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热心、诚心和聪明才智,让用厕的人称心、舒心。她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成了环卫行业评价公厕的新标准。
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厕管理员会得到这么多小区居民的称赞和尊敬?为什么一个年轻外来妹的朴实讲述,会让参加她事迹报告会的这么多听众真心动容?可以说,是道德的力量。李影是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她在平凡岗位上所展现出的不平凡的道德情操,让人们由衷地感到敬佩和感动。“道德模范”四个字的分量是极重的。但道德二字,在李影身上,又是那样的朴素平实。她每天对待工作的超乎寻常的兢兢业业,只是因为,“这是我的岗位、也是我的家”;她对待如厕老人的悉心帮扶照料,只是因为“像是看到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自觉地就迎上去了”。
推进道德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提升道德水平,又是具体而细微的。
讲道德不论出身,不分岗位。对一个人的评价,同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和岗位,也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主要看他的道德品格。有的人书读得很多,有的人钱赚得很多,有的人认为自己的职业“高贵”,可是一旦浸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就手足冰冷,一点做人的良心也不讲,一点道德的底线也没有。李影的岗位很平凡,学问并不很高,金钱财富更是寥寥,但她用自己的爱岗敬业行动树立了一根鲜明的标杆,也生动地说明了我们这个社会道德风尚的主流究竟是啥。李影是众多高尚、有道德的群体中出色的一个。青年人要向李影学习,领导干部要向李影学习,才华横溢的俊杰要向李影学习,富裕的精英们也要向李影学习,看看自己离人生的标杆有多远。
康德说过:“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支配自己,就是要按照道德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如果每一个个体都能按照道德的要求支配自己,都能像李影那样对待工作、对待他人,那么,社会的和谐稳定,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就一定能逐步做到。
(责任编辑:夏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