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历史栏目 > 同舟时评

有盐同咸 没盐同淡

发布时间:2004-05-08
【字体:

  偶翻旧书,看到邓小平同志两件往事,很受感动。

  1936年6月,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驻扎在甘肃固原县七营镇。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红军生活非常艰苦,端午节那天,午饭还是高粱面馍和腌萝卜。下午,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处理完公务后,就到附近的河里打了几只野鸭子回来,送到炊事班让大家改善生活。开晚饭了,邓小平招呼大家来喝野鸭汤,可同志们都不肯吃,说是首长日夜操劳,平时吃得和我们一样,却比我们更辛苦,应该让首长多补补。邓小平同志笑着说:“今天过节打个牙祭,讲啥子客气嘛。咱们红军的老规矩,有盐同咸,没盐同淡,大家赶快把这野鸭子汤报销了吧!”说完,他亲自给大家盛汤,官兵们共同享用了这顿“美餐”。

  时光流逝,到了1948年12月,在淮海大战中被俘的国民党将军黄维,仗打败了,心犹不服,要求见见刘伯承、邓小平。可当他看到穿着和战士一样的黄布军衣正和战士们在一口锅里吃饭的刘、邓时,又惊又愧,心悦诚服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全套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打不过装备落后的共产党,我们首先是输在生活作风上了。”

  这样的动人故事,在我们的革命队伍中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井冈山下,朱老总和战士们一起挑军粮,留下“朱德的扁担”的佳话;长征路上,贺龙亲自钓鱼为大家改善生活,金色的鱼钩闪耀着光芒;坚守赣南敌后,陈毅与大家一起挨饿,“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在革命圣地延安,周恩来和大家一起纺线,任弼时同战士一起开荒,“只见公仆不见官”;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同志带头不吃肉,与人民共度时艰。历史证明,官兵一致,有盐同咸,没盐同淡,是我们战胜困难,团结奋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与革命战争时期相比,与困难时期相比,有了天壤之别,但有盐同咸,没盐同淡的光荣传统还是不能丢。因为,这不仅仅是分喝一碗野鸭汤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起挑军粮的问题,这里面有我们事业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凝聚力、感召力和“东方魔力”(著名记者斯诺语)。有盐同咸,没盐同淡,话虽普通,而蕴含的道理却是深刻的,它提醒领导干部要时刻关心群众困难,领导干部只有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自觉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赢得干群同心同德干事业的大好局面。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让我们牢记小平同志当年讲过的这句话:“ 有盐同咸,没盐同淡”,把我军官兵一致同甘苦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作者:陈鲁民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