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历史栏目 > 同舟时评

中美俄互动凸显世界格局基本定势

发布时间:2005-05-12
来源:《新京报》
【字体:

  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日前指出,中俄两国已建立起密切的高层交往机制,并认为它是促进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这是对当下中俄关系的客观描述,也反映出中俄战略关系还在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冷战结束后的俄罗斯,在经历十余年的曲折动荡后,没有如人们想像的那样完全倒向美国,反而在与中美交往中做出了灵活处理,其中的缘由何在?

  基本的背景在于当下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动。在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对俄罗斯的考虑是“抓住时机”,进一步消化苏联解体的成果,将俄罗斯与其他从苏联分裂出去的国家“分而治之”,从现实主义的实力规划中断绝俄罗斯重新成为超级大国和挑战美国的可能性。这与俄罗斯的战略思维有极大出入。一个正在重新恢复活力的俄罗斯,在思考自身的安全时,习惯性地再次将视野投向周围世界,在前苏联的版图范围内重新确立优势,使从苏联分裂出去的其他国家充当俄罗斯国家安全的缓冲地带。

  近些年来俄美争执的地理焦点,正是集中在从苏联分裂出去的国家的地理范围上。最近,美国总统布什赴俄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之前与之后特意选择与俄关系不睦的前苏联版图内国家拉脱维亚和格鲁吉亚访问,在公开表示白俄罗斯应“结束暴政”的同时,还刻意重新解释历史,认为60年前的雅尔塔协定,是之后东欧国家陷入专制灾难的祸源,并认为俄罗斯应该为当年对周围国家的侵略行为做出道歉。这是对俄与周围国家进一步挑拨与分化。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开始将眼光转向其他方向。一个对美国霸权无法形成一定制约的世界,是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十分不利的。

  中国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分量因此上升。而对中国来说,与俄罗斯一样,也存在着如何处理来自美国的压力的问题。中俄两国在制约美国霸权的问题上,实际上有共同需要,而且它都关系两个国家至关重要的安全利益。因此,变化了的形势,使这两个国家不能不加强战略合作。

  在同样的地缘舞台上,由于时代舞台今非昔比,历史演员间的关系又在步入新一个轮回。中美俄关系在当下的场景,容易使人想起冷战期间的三角关系。当然,这个比拟并不完全恰当。与布什和普京最近在关于雅尔塔协定与二战历史问题上的隔空唱反调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赴莫斯科参加庆典期间,却热情邀请曾经与中国军队共同抗日的俄罗斯老兵,同叙共同的并肩抗战历史。中俄关系看起来显得要融洽得多。

  中俄合作关系的加强,未必就会恶化各自与美国的关系。原因在于:首先,中俄两国与美国,在战略利益上本来就有交集,这使它们之间需要在某些方面展开合作;另一方面,中俄合作程度的提高,使两国在对美交往中,都提高了利益交换的筹码,反过来,三国也必须调整对彼此的态度与交往方式。这一点,从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打破坚冰、实现与先前的“敌人”中国握手言和后,美苏关系没有进一步恶化,反而使双方出现了“和缓”关系的历史中,就可窥出端倪。

  在世界政治中,多元和多边关系间的相互制衡,是维护各自国家的安全和使不同力量间达成更多合作的有效途径。今天,中国与俄罗斯应不懈工作建构这种途径,使之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国家利益的实现,也有利于中俄美三国间的和平相处,更有利于世界局势的总体稳定。 
 


作者:妮梦舟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