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远离战火硝烟的和平建设年代,在这个价值观念多元化,一些人追捧大款、大腕、歌星、影星的社会,我们的身边还有英雄吗?我们还需要强调革命的英雄主义吗?
最近,由公安部和央视联合推出了一档名为“中国骄傲”的电视节目,历经一个多月的公众投票之后,人们选出了福建建瓯消防大队等六个团体和个人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当代英雄。通过电视画面,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的事迹令无数观众泪流满面,在思想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和洗礼。
请看这些英雄的事迹:消防员郑飞、管志彦和叶晓辉,在一场救火战斗中,冒着库房随时坍塌的危险冲进火海,救出三名工人,他们却被压在废墟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郑忠华,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的危急关头,成功救出6名生命危在旦夕的受困群众,自己却落入湍急的洪水中壮烈牺牲。胡茂东,一个质朴、平凡的手艺人,当熊熊烈火吞噬了商厦、数百群众被困火场的那一刻,他连续6次冲进火场,从死神手中抢救出了11条生命,救火之后悄悄离开,甚至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但终因吸入了过多毒气,落下了一身的疾病……
在我们祖国广阔的大地上,在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还有许多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英雄的故事,还有许多知名的或不知名的英雄人物。他们在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到危害的紧急关头,赴汤蹈火,义无反顾。这种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崇高品质值得人们敬仰,这种英雄壮举中透射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弘扬,这种英雄人物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激发产生的巨大反响令人振奋。
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人感叹英雄“掉价”了,牺牲奉献不吃香了。而今,当“中国骄傲”栏目把一个个当代英雄通过电视屏幕引领到大众面前,使人们备受感动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一身尘土、一脸朴实的普通人身上闪耀着的是时代最需要的东西———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些英雄的先进事迹之所以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关键在于时代需要英雄、人民尊敬英雄。
英雄,永远是鼓舞人心的旗帜。英雄辈出的民族,长盛不衰;英雄辈出的时代,充满希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英雄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历史上涌现的英雄人物灿若群星。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注重培育和弘扬为了党的事业和国家、集体以及他人利益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产生了张思德、雷锋、王杰等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英雄人物,他们“言炳丹青,德配天地,功昭日月,行作楷模”,感动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今天,虽然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但并不等于不要高扬时代的主旋律,革命英雄主义仍然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一个社会处在转型过程中,只有以英雄主义精神作向导,才不会失去目标,才能够凝聚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还有许多挑战和风险,还要进行艰苦复杂的斗争,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锻造坚强卓越的民族品格,无疑是时代的呼唤。让我们时常重温英雄的事迹,大力弘扬英雄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民族的旗帜才能永远不倒,我们民族的精神之树才能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