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生命”二字,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人民民主对于社会主义生存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反映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线。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立身之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之一。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早在1945年的延安,毛泽东就与来访的民主人士黄炎培探讨了民主问题。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是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毛泽东之所以胸有成竹,因为他在《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两篇著作中,已有了以人民民主治理天下的美好展望和具体规划。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民主表现为人民当家作主,这也是人民民主的本质所在,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政治诉求,是整个社会的民心所向,也是凝聚民心、民气的重要平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民主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主义的立身之本。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之基。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发展。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人民民主能够有效集思广益,实现科学决策,促进科学发展。人民民主有效保证和落实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各种权利,具有促进各方协商和有序博弈,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的重要功能,实现社会公正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民民主能够有效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来界定“人的解放”,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条件下,才有实现的可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活力之源。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社会。发展人民民主,能够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从而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展人民民主,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利益表达机制、对话协调机制和政治参与机制,能够有效减少社会矛盾和摩擦,降低社会运作的成本,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智慧集中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意志凝聚起来,形成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合力。发展人民民主,意味着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能够充分激发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活力。
(责任编辑:吴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