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湖畔的春天,暖风和煦,竹笋从温润的堤边破土而出。柯昌军作为全省中学教师的代表走上了省教育厅的讲台,在国内首个基础教育排行榜活动中,他领衔的湖北荆门外语学校以4007分,高于第二名500多分的佳绩被评为“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力五十强”第一名。这位担任民进荆门市委主委、民进湖北省委常委、省政协委员、荆门市政协副主席的特级教师,用他的创业史和思想果实,把“创新与奉献”这个大主题讲得有声有色,在全场引起了轰动,新华网、新浪网、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消息传到湖北荆门外语学校,几千名师生奔走相告,喜兴溢于言表,他们庆幸学校有柯昌军这样一位好校长。
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时光倒回十五年,创办仅五年的荆门外校(原象山中学)还是一个设施落后、师资和生源双差的薄弱校。刚刚走上教导主任岗位的柯昌军为这寝食难安。他想学校要发展,质量就要上去,质量要上去,管理就要有新招。他翻烂一本本教育管理书籍,踏访省内几十家兄弟学校,最后在美国泰勒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中得到了启示,决定开展《中学教育TQC全面质量管理》实验。用企业管理的洋玩意搞教育,能行吗?大家头脑里都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柯昌军相信企业和教育虽然终端产品的对象不同,管理的精髓却是相通的。只要干,没有干不成的事。他自任课题组长,鼓动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搞研究。他一丝不苟的搜集、整理、分析实验中得来的每一个数据,反复实验修改一份份管理表册,常常一干就到了深夜。“设计、执行、检查、反馈”(PDCA)循环管理的流程设计出来了《TQC班级工作标准》、《TQC全员工作标准》制定出来了……随着实验的深入,“全方位管理”、“超前控制和现场控制”等“四全四点”的管理理念贯彻到了工作中,一套从科学理论到实用措施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开花结果了。一月厚厚一本,132期摞起来比一桌子还高的课题学术刊物《TQC简讯》,记录他三年教导主任、八年教学副校长和四年校长任上探索科学管理的跋涉足迹。他的研究成果《中学教育TQC管理实验》获国家二等奖,本人被评为省科研学术带头人。从1990年开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十多年居全市之冠。靠着这种“想到做到”的执着,学校又先后成为全省首批教改实验学校、第一所城市示范中学、第一家开设外语实验班的中学和第一个建成教学网络系统、课堂教学和管理实现电子化的中学,形成了许多孩子非外校不读的有趣现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团中央“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聘外先进单位”、“全国食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中央教科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验研究先进单位”、“英语四位一体实验课题先进学校”等14项全国表彰和“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普通中学示范学校”、“湖北省科研示范学校”等24项省级表彰和40多项市级表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来考察时称赞学校“起点高,办学有特色”,湖南省常德市政府教育考察团、武汉洪山区教育局、武汉四十五中、武汉二十五中等近三百个代表团以及美、英、法等国的客人慕名来访,使学校的声名远播国内外。
校长一词在英语单词里读作president,既有“校长”的意思,也有“总统”的意思。一个合格的校长不仅是实践家,而且还应是思想家;要能从战略的高度思谋学校的发展。在人们的掌声和喝彩声中,柯昌军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克服学校的“国企病”?只有挣脱体制的束缚,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学校制度,学校才能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2000年,柯昌军在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开始了对学校的旧体制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充分利用品牌效应,与法国梅兹欧洲大学中心合作办学;2003年,与羚锐公司合资改制为股份制学校。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是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三能”改革。
吃全省第一个公办学校合资改制的螃蟹,需要的决断和勇气非同一般。柯昌军熬了不知多少个不眠夜,头上的白发增添了不知多少根。经过一年的艰苦工作,先前有人预言会有惊涛骇浪的改制分流顺利完成,聘用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岗位聘用制落实到位。学校管理比过去更规范,成本比过去大幅降低,分配也做到了更加合理。特别是用人机制灵活,近两年,学校面向省内外择优聘用了68名优秀教师,教师整体服务水平得到优化,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十分肯定的评价。同时体制变革拓宽了资金来源,学校投资一亿元正在荆门城南修建一个占地300亩的现代化校区,2005年5月就将竣工。对于学校的未来,柯昌军和他的同事们充满信心。
金鱼缸效应
“129元”、“115元”、“100元”……“72”,报价声此起彼落,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仿佛使人置身于某个交易大厅。其实这只是湖北荆门外语学校一个司空见惯的竞标场面。原先报价为129元一套的桌椅,最后以72元成交。“一套标准的硬木桌凳成本就要55元”,一个参加投标的教师代表高兴地说。一个小时后,这项招标的视频消息已经上在了学校阳光校园网站。这一幕得益于柯昌军和学校一班人立下的规矩:凡超过2万元的开支项目必须招标,凡招标必须有2名以上教师代表全程参加。招标项目中,学校若是买方,采用价格下迫法;学校若是卖方,采用价格上迫法。这种“金鱼缸”的透明措施,省钱又使人服气。
2001年买笔记本电脑,同样的品牌、同样的质量和服务,但最终价格却比同城的另一所学校每台便宜1千多元。学校建设一个能容纳800名学生进餐的餐厅,按建筑市场报价要70万元,但最终建成仅花了39.8万元。象这样的例子,许多老师都能如数家珍的列出一长串。
近两年学校扩校改制,要引进一大批教师。优良的条件吸引了成千的应聘者。一时间,条子、电话、要上门的说客纷纷而至。柯昌军闭门不纳,请全体教师和新闻媒体来当监督官,严格按硬件材料初选,根据能力考试和学科组评委评定的上课成绩直接划线录用。柯昌军一个远房亲戚的侄女也参加了应聘,但考试时差几分,这个亲戚是家乡一个部门的领导,三番五次提出给他下岗待业的妹妹安排一个好工作,条件是让自己的侄女上岗。柯昌军最终没答应,而妹妹至今在家赋闲。论及这件事,有人说他傻。但柯昌军认为要有一个让人干事业,干成事业的好环境,领导就要讲诚信,带头遵守制度,让大家服气。
“人造环境,环境塑人”。柯昌军尤重制度建设。他提出的教代会民主审议、校委会集体决策、行政会指挥落实、党总支保障监督的民主管理“四会制”在荆门全市推广。让家长以督学身份参与学校管理的“开放课堂”,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家推向全国。“家长、学生评校评教”、“教师竞争上岗”、“干部赛马不相马”、“能者上、庸者下”、“业绩说话,制度服人”等等,这种带着鲜明柯昌军特色的管理文化,催生出良性竞争、内涵发展的活力机制。形成了家长信赖学校,教师信赖校长,校长专心致志谋发展的可喜局面。作为这一生动景象的佐证,全省源头防止腐败会议在学校召开,中纪委、省纪委领导高度评价学校的制度建设。2002年元月6日的《光明日报》,以《荆门外校推行校务公开》为题报道了学校由于实施校务公开有效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成功经验。
神圣的使命
作为民进荆门市主委,柯昌军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他注重会内的人文关怀,就任时即提出了“以德治会,以智促会,以情聚会,民主理会”的十六字治会方针,将任前松散的组织凝成一个团结温暖的集体。他按照“四化”要求,“不拘一格揽人才、礼贤下士找人才、甘为人梯扶人才、大胆放手用人才”,加强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会内呈现出空前的人气和活力。
提高民进会员参政议政的整体水平,提高提案质量是他着意考虑的问题。他注重发挥会内有研究专长同志的积极性,专门组成一个提案委员会,定期研究提案。一年好几次在会内外组织提案的征集、调研、讨论和修改工作。对集体提案和发言更是当精品工程来抓,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今年,荆门市两会召开前,学校新校区正处于规划设计的重要阶段,他连天在外奔波考察,3月15日下午回到学校后,不顾旅途疲劳,当晚召开民进市委会扩大会,对五易其稿的《塑造城市文化精神》大会发言进行最后一轮修改,热烈的讨论从晚上七点延续到了晚上十一点。精功细活。民进的集体发言在会场上引起了轰动。发言刚完,常务副市长张达华就给在主席台就座的柯昌军递来一张纸条,要求民进荆门市委同文化部门就发展荆门的城市文化拿出具体实施方案。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力在会后对民进的大会发言作了高度的评价,并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一定会认真研究民进提出的意见和建议。4月17日的《人民政协报》也对“打造荆门精神”的内容作了报道。
近几年来,民进荆门市委会的提案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跃居荆门各民主党派之首。《修建天鹅广场,街心公园天桥》提案内容已变成了现实,《关于网吧和游戏室集中管理》提案作为湖北的典型引起国家重视,成为去年国家出台有关法规的动因之一。《创建优秀旅游城市》、《以粮食加工�
作者:田 林 周国强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