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仲夏,在辽宁省的汤沟——当年抗日英雄杨靖宇誓师出征的地方,作为一名民进组织的联系对象,我参加了民进东北三省出版科学研讨会。也就是在这次会上,我第一次聆听了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的楚庄先生的教导,结识了会中央、省委会的一些领导同志和东北三省出版界的一些会员朋友。
应该说,我是由与民进人相知,而初识民进,而了解民进,进而热爱民进、投身民进的。
上世纪90年代,在吉林出版界活跃着一批德高望众、业务卓越的出版人。例如既是出版人又是作家的张秀枫老师、王我老师,还有马腾骧、周悦、尹怀远、朱孝达、刘子义、姚万来老师等。这些人以自己的卓越才智为吉林出版增光添色;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卓而不群的政治信仰张扬着民进会员的精神品貌,吸引着似我这样在寻找精神家园的“游子”。于是,我走进民进。也是在汤沟研讨会后,我才一点点从感受到理性,进而理念、信念,一层层地了解民进组织的性质、原则、使命。可以说,民进组织是我人生中的又一所大学,我在其中得以成长、砺练、充实。记得2000年12月民进中央在京召开首届出版工作研究会。应会议安排,我要代表东北三省出版界民进会员做一个大会发言。当时省委会的梁植文主委、杨家振、肖世荣副主委多次专门讨论、修改我的发言稿;肖世荣副主委亲自带于二辉同志和我赴京参会,就在我大会发言之前,肖主委还耐心细致地从我发言的声音、表情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大会之后,我们又去会中央,在楚庄副主席办公室的会客厅里,楚庄老和肖主委、二辉及我合影,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另一张照片,是1999年7月,我因工作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重点高中校长工作年会,在会上巧遇会中央赵光华副秘书长。我们彼此得知双方都是民进会员后,感到十分亲切,如多年故知重逢。光华秘书长热情而健笑。于是,我又有了这张阳光灿烂的照片。照片留下了可贵的瞬间,汇录着一串串相关的人和事。更多的人和事,更多的细节,更多的感受,则浸透在我的生活中、工作中,厚厚地沉淀在我心底。在民进组织中,我就像一个小学生在师长的扶助下,蹒跚地踏出自己的一步又一步。
我感到民进组织不仅仅是一个和谐、友善的精神家园,而且是奋发有为、激励创造的人生助跑站。是民进组织唤醒了我的政治激情,点燃了我心中的信仰之光,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到知识分子在“修身”的同时,还肩有“治国”的责任。在我们的生命中,不仅有个人事业、生活的元素,还要注入一个团体、一个党派为之奋斗的理想追求。只有在这个和谐、向上、宽容的平台上,个体的“我”才能感受自身生命的丰满、充盈。伴随岁月的流逝,我们的物质生命会日渐衰竭,而我们的精神则因坚实的信念而日臻完善、完美。
这就是我,一个民进会员近10年会龄的切身感受。是以为志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60周年生日及民进吉林省委会成立20周年纪念。
(作者系民进吉林省委委员、吉林教育出版社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