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左)与人大代表周桂英女士(右)座谈

人大代表周桂英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在网前收看我们这期直播节目,今天请到现场的嘉宾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贵港职业学院副院长周桂英女士,您好。
【周桂英】 大家好。
【主持人】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相信在网前也有很多的妇女同胞们观看,跟我们妇女同胞打一个招呼。
【周桂英】 各位同胞们大家好,我心里非常高兴,有三八节,我们的权利方面应该是维护的更好。
【主持人】 我也特别跟女同胞们打一个招呼,祝大家节日快乐。可能所有的女同胞们在今天都很高兴,女同胞们的权益今天可能是体现的最好。
【周桂英】 我今天也收到了很多的短信,特别的激动。男士也给我们送花,我们住的广西大厦也给我们送了礼物,我们为了过好三八节,还提前过了一个Party。
【主持人】 我们单位也是这样,女同胞们都提前下班了,所有的男同胞们都加班,我们的现场也是这样,今天是体现她们权益最好的时候。
【周桂英】 但是反过来,我又有另外的理解,正是平时我们的女同志快乐的时间,或者是能够解放的时间太少了,所以说有这么一个节日,这个节道出了我们妇女还是处在比较弱的地位。
【周桂英】 平时都是女同胞在厨房,我希望平时也给女同胞们解放多一点,不只是三八节不做家务。
【主持人】 我们平时做什么事都是女士优先,这也体现了男士的风度。
【周桂英】 这不应只是在语言上,还要在行动上。
【主持人】 去年关于妇女的保障法修订也出台了,提到了男女平等的问题。
【周桂英】 男女平等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
【主持人】 这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怎么样平等呢?
【周桂英】 我觉得,平等不是个子一样高,体重一样重,平等的内涵最主要的还是人格上,人格上、权益上平等。当然男性和女性肯定天生是不同的,我们不是说男的和女的一样就是平等。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人格方面表现出平等。比如说教育,不能说男同志可以受高等教育,女同志就只能读小学,没钱的时候就不读了。这是一种旧的观念,到了今天,我们就应该要改变过来。
【主持人】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是不是女同胞占的比例也在逐年的递增呢?
【周桂英】 是逐年递增,但是幅度不大,我们馆是87个代表,女代表是20个。也有人围绕这一点采访女性,我们女代表在开会期间,或者是表现方面跟男同志有什么不同,我们就讲没有区别,在发言、提案,在履行职责方面,我们和男同志是一样的,并不逊色于男同志,有的还表现得更出色,比如说女的少,男的多,我们发言的频率就要高过男的,我觉得我们提的议案,质量、深度、宽度都还是不错的。
【主持人】 你们提的一些东西,是不是大部分针对女性的,提高女性权利的?
【周桂英】 我们提的议案是涉及全局性的,有些是从广西感觉出来有这样的问题,但是还是带有全国性,如果只是广西籍的,那就是广西人大,如果是广西贵港市的,那就是市人大。当然了,我们开会每一年都是在三八,我们每年的三八都是在北京过的。
【主持人】 有网友祝所有的女性三八节快乐,很感谢这些网友关注我们的节目。今天我们请来周院长还是想谈谈妇女权益保障的一些问题,不管是受文化的影响,还是受各方面的影响,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包括能力还是会歧视一些的。
【周桂英】 总的来讲,还是有一种看法。我觉得存在这种看法,确实也是长期以来有这么一种惯性,甚至人的定性思维,再加上女性有些时候确实给人感觉女就是不如男。但是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身不断的提高,我想这会逐步的改变过来。
【主持人】 有一首歌唱得好,谁说女子不如男。
【周桂英】 本来就是妇女可顶半边天。
【主持人】 社会上有对性别歧视和性侵犯这样的概念,是不是也有对男性的性侵犯这样的概念呢?
【周桂英】 你说没有不可能,应该有,但是数量上,或者说普遍性上,应该是女性受到的比男性稍多一些。
【主持人】 我们见到的,或者是听说的,更多的是女性。
【周桂英】 这个长期以来觉得是不可外扬的,不好意思说出来的。我年轻的时候也碰到过,当时读大学,坐火车,火车上很多人,碰到一个男同志,他的手总是要往我胸前伸,开始的时候我有点不好意思,一直避让。但是火车上人很多,没地方让了,我就反过来,不怕他,他就不敢动了,但还是不走。在要下车的时候,他也跟着下去,就在下去的最后一步,他又要伸手,我下意识的一巴掌就打过去。所以我就教我的学生,你一胆大起来,他就怕了。
【主持人】 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不能手软,要出手。
【周桂英】 这样的话,他也不敢还手,我还瞪了他两眼。
【主持人】 可能性骚扰这样的词那时还没有,别说立法了,大伙儿都没有这样的概念。
【周桂英】 但是我们女同胞在一起的时候,基本上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买什么东西,很热闹的时候,就感觉后面有人要靠近。
【主持人】 过去的概念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现在新的概念,女子也不能长得太漂亮了,不然会遭到性骚扰这样的问题,这样的事,在大城市是不是多一些呢?
【周桂英】 当然了,因为大城市人群比较密集,互相不是很认识,但是农村不一样,一个村子里大家都认识的,都是左邻右舍的,那些人是不敢做的。
【主持人】 是不是农村妇女的意识还是相对的差一些,对于性骚扰、性侵犯这样的概念不是很理解。包括家庭暴力这样的事,她们可能都不觉得。上次我是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消息,说一个女孩是农村出来的,来的城市以后,谈了一个男朋友,男朋友老打她,她开始一直选择沉默,后来实在受不了,跟男的分手了,之后又谈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对她就非常好,从来不打她。她就树立起这样的概念,不打女人的男人是好男人。
【周桂英】 为什么人家打她,是因为她表现不好才被打,还是什么原因。
【主持人】 主要是这个男的有那种暴力倾向。面对这样的事,性骚扰、家庭暴力她们这样的女孩都会选择沉默。
【周桂英】 应该说现在的女孩,从农村来的,还是不太好意思。但是城市里的女孩就勇敢多了,应该说有一点差别。特别是刚从农村考上来的,大一或者是高中一年级,这一年的过渡过程,但是很快也会融入到大城市里。这方面我想,法制教育还是得加强,及时跟上。现在我们人大在立法方面力度已经很大了,我们都觉得法律特多,但可能不是很透,虽然普法已经是第五次了。我想加强普法是对的,但是怎么样提高普法的效率,倒是值得研究。包括我们在内,就是把那个东西发下来,领导都很忙,题目都不看,你帮我做,教上去照样得优秀普法先进分子,还弄一个奖励给你。这样就流于形式了。不少人参加考试,多少人得优秀,真正法的条文内容,很少真正认真的去记、去学。
【主持人】 大多数的朋友们,涉及到自身的东西,或者是利益了,或者是有这样的经历了,才反过来关注。
【周桂英】 是一种滞后的,先发生问题了,再反过来找法律依据,而不是先想如何避开这个问题,让这个问题不发生。有一些人也不懂得找,就用他想的,理所当然的一些办法,觉得应该是这样处理的,不知不觉的犯法了,自己还不懂。特别是农村,像家庭暴力,这个肯定很复杂,但是怎么复杂,都在于当事人,有的都是很琐事的,或者是外面的压力太大了,回到家感觉到还是折磨,就忍不住,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矛盾。一个是沟通少了会产生矛盾,经济困难也会产生矛盾,两个人不能宽容,也会发生。但是,家庭暴力发生以后,特别是妇女,能忍受的可能忍受一两次,不能忍受的,到了一定程度,就在沉默中爆发了。一旦妇女反抗起来是不得了的感觉,她的手段、力度,并不亚于男性,所以她一反抗,往往是一些过激的行为,可以给你吃什么药,最后就诱发她本人犯法。
【主持人】 我这里有一个数据,一些部门在平时的工作中,将近30多万条反映上来的问题,一半是关于家庭、婚姻的问题,其中的一半又是家庭暴力问题。发生家庭暴力,都是男的对女的施暴力。我建议女同志去学一学柔道、拳击,因为女同志被打,是因为女同志不够厉害,从力量上有很大的悬殊,可以学一学拳击、柔道这种防护的手段。其实社会当中对妇女的歧视还有方方面面,比如说就业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般的单位会想,妇女来我们公司,将来会影响到工作,结婚、生子……很多的事,到时还要休假。
【周桂英】 你们公司现在女工占多少?
【主持人】 我们那里是三分之一。
【周桂英】 所以女士的就业难度比男士大得多。在我们学校,女性做老师也做得很好,但是说到现实问题,她需要成家,接下来是生小孩,生一个小孩、养一个小孩,怀孕到生出来,哺乳前几个月,起码要一个学期,也就是说缺一个学期的课,如果说学校里的老师比较充足的话,这倒没问题,关键是学校里老师上课的任务太重,基本上都超负荷了,都没人来代课,这样的话,一个人就要教几个班的学生,这是个问题。
【周桂英】 如果是高三的话,你就更加的被动,高考了,是学生的前途命运问题,校长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