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婚姻登记条例》出台,实施自愿婚检制度以来,由于群众的自觉婚检意识淡薄,婚检的人数急剧下降,有的城市居然降至为零,就武汉市而言,今年上半年的婚检率不足2%,创造了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以来最低记录。同时由于许多在婚检时就能发现的与生育有关的疾病没能发现,使婴儿出生缺陷率直线上升,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各界关注,引起人口专家和医卫界的担忧。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如果出生的人口质量得不到保证,在不久的将来国家的整体人口素质必定呈下降的趋势,国家将不得不用大量资金赡养先天不足的残疾人。据查,我国每年有2000万孩子出生,而其中竟然有80万至120万有明显缺陷的新生儿,也就是说,每18户人家就有1个残疾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残酷的现实。2004年,某医院就出现了20例妊娠合并梅毒,这给新生儿、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了生理和心理的悲剧。通过婚检,完全可以通过正确途径治愈,不少患者就是通过婚检查出病的。自取消了强制婚检以来,新生儿缺陷率由过去的9%上升到12.5%,这个数字不容忽视。全社会一定要有婚检意识,公民也一定要有婚检的义务。应尽快在全国普及实施免费婚检制度,这是当前保证我国人口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将免费婚检纳入公共卫生体系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人口质量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大事,在婚检非强制性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尊重人们的自主选择,但另一方面必须要从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将婚检纳入公共卫生范畴,由国家无偿提供婚检。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对象不仅仅是个人及家庭,而是整个社会。因为不进行婚检所带来的恶果并非是由一个家庭和母亲在承担责任,而是最终是我们全社会承担责任。所以只有纳入公共卫生范畴,在非强制的前提下实行免费婚检,才能做到既尊重人权,又真正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
实行自愿婚检制度,体现了公法不干涉私法的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基本人权的尊重。武汉市武昌区实行免费婚检,为自愿婚检制度实行以来结果不尽人意找到新的解决办法,在推出免费婚检的一个月后,共有235对新人接受了婚检,婚检率达到了20%,其中去年补检的有130对,占体检人数的50%,疾病检出率达到17.6%。武汉市武昌区的做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得到了其它地方政府的认可,并纷纷前来取经,国家应积极推广,并将免费婚检纳入公共卫生体系。要想达到婚检预期目标,国家和政府还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自愿婚检。
为了家庭的幸福、后代的健康和人口的质量的提高,为了对未来社会负责,对人口素质、民族发展负责,把好人口质量第一关,国家和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倡导婚检,并尽快出台鼓励性的政策。让广大群众了解婚检,使婚检成为每对新婚夫妇应尽的义务,自觉婚检。
建议:
1、应尽快把有关人口质量的法律、法规之间相冲突的地方统一起来,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如《母婴保健法》第12条与《婚姻登记条例》相冲突。
2、确立婚检的法律地位,婚检是每对新人应尽的义务。将“免费婚检制度”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纳入有关法律。
3、婚检应作为政府公共卫生工程体系,把免费婚检作为鼓励性政策,在全国推行,并纳入今后的财政预算。
4、在进行婚姻登记的同时应领取免费婚检登记表,并告知体检程序、体检地址、体检项目、体检注意事项及要求、体检目的和意义。
5、婚检的内容应与一般体检相区别,体现其独特性,应包括:主要遗传性疾病的检查(DNA),主要传染性疾病的检查和性病的检查,生殖器官的检查等等,并列出具体项目。
6、在人口聚集的场所进行大力宣传,如车站、机场、码头、菜市场、街道、社区,张贴广告,画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