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履行职能 > 参政议政

强化武汉铁路中心枢纽建设与成立武汉铁路局的建议

发布时间:2005-06-14
【字体:

    一、武汉经济中心地位日趋稳固
    
    1、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
   
    武汉处于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是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是长江中游唯一的特大城市。距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均在1000公里左右。是东部沿海经济西进,南部沿海经济北上的重要交汇处,是中国的交通通讯枢纽、经济几何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
  
    2、城市功能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武汉是全国总体战略“东靠西移,南北对流”设想中的中心交汇点,在东西互动、南北互动的大趋势中,武汉地处国内市场中心区位的“含金量”越来越大,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武汉自身的发展,增强武汉的积聚和辐射功能,拓展武汉城市经济圈。

    武汉具有很强的科教实力,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自然环境优良,具有强大的腹地支撑。中部要崛起,需要走区域经济一体化之路,充分发挥武汉经济聚散能力和辐射能力较强的优势,把武汉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城市。
 
    3、中部崛起的机遇将不断强化武汉的中心地位

    随中部崛起的实施,武汉在全国中心城市中的地位将不断强化。伴随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城市化进程,武汉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一是面临地区均衡发展的机遇,有利于武汉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重大项目布点,更有力的实施项目兴市;二是面临产业梯度发展的机遇,有利于武汉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制造业在扩大开放中实现快速振兴;三是面临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机遇,有利于武汉大力提升金融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的功能,不断完善区域大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四是面临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机遇,有利于武汉突破性解决“三农”问题,确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体系建设;五是面临区域多极化增长的机遇,有利于武汉进一步加快城市经济圈建设,将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实现武汉新一轮腾飞;六是面临体制创新的机遇,有利于武汉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通过创新跨越,追赶发达地区,极大提升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力。

    根据有利机遇,武汉要充分发挥区位市场优势、科技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水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市功能结构和生态环境面貌的大转换,不断增强在华中地区重要的经济、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科技教育中心地位,发挥好在中部崛起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大武汉”向“强武汉”的跨越式发展,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到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较高水平、比较全面、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工业化,为最终把武汉建设成为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机场。

    二、武汉交通枢纽地位日趋强化

    1、武汉交通运输在全国的地位

    武汉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战略地位,在全国综合交通的枢纽地位不可替代。武汉是全国铁路四大枢纽之一,是全国公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长江流域内河航运中心,是全国航空五大区域性枢纽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有4条国家级铁路线、4条国道公路、16条省道公路、2条高速公路、158条航线、数条水路及五条全国重要光缆干线在武汉交汇。

    2、武汉铁路运输在全国的地位

    2003年武汉铁路分局以超过全铁路各分局平均水平150%的客、货运量和进款收入,在全国路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武汉起到了畅通南北、承接东西的铁路枢纽作用。

    3、武汉公路、航空、水运、信息化建设将日趋完善

    2010年,武汉将加大公路主枢纽建设,形成快速客货运网络和出口通道,2020年实现城市出口路、连通道和连接周边公路全部高速化或快速化,建成华中地区物流中心服务网络体系;在2010年建成国内地区性航空枢纽和航空货运中心,2020年建成国际化、现代化的航空港;水运将构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华中地区和长江中上游最大的现代化枢纽港口;2010年将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和4号线一期工程,形成轨道交通客运骨架。

    三、武汉铁路中心枢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强

    根据国家批准的铁路中长期规划,武汉将有京广线、京广客运专线贯通南北,武九线、汉丹线和沪汉蓉客运通道承东启西,形成“米”字型加“井”字型铁路枢纽,将把武汉建设成为四大全国性铁路运输枢纽之一,建设成为全国六大路网客运中心之一。按着“提升客运、畅通货运”的总体思路,未来武汉有京广线、京广客运专线、武九线、汉丹线和沪汉蓉客运通道衔接北京、广州、上海、成都、九江、襄樊等六个线路方向,建设成为全国特大型环型铁路枢,南北向结合京广客运专线新建武汉站,主要承担南北向客流运输,东西向配合沪汉蓉大能力通道扩建汉口站,主要承担东西向客流运输,形成武汉、汉口、武昌三站鼎立的客运中心格局。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以武汉为中心,布局建设1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约为2100亿元,其中在湖北省内的投资约为880亿元,投资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近期主要工程有:“一纵、二横、三点”:一纵是武广高速客运专线。二横是沪汉蓉大能力通道的合武段和武九、汉丹线铁路扩能提速工程。三点是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铁道部在全国规划建设的15个集装箱结点站之一;江岸北编组站,建设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机车编组站;武汉高速客运站,建成后将形成武汉铁路三个车站鼎立的格局。另外,还有相关的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武汉机客车检修中心工程和规划中的郑武客运专线、汉宜铁路等工程建设。以上工程完成后,武汉将成为全国东南西北四通八达的大能力、大动脉高速铁路交汇点,成为全国性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

    四、强化武汉铁路中心枢纽城市地位——成立武汉铁路局

    (一)成立武汉铁路局的必要性

    1、是形成更合理的铁路运输半径的要求。从铁路路网来看,铁路中长期规划中的京广客运专线、沪汉蓉干线都是以武汉为中心,突出武汉在全国铁路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形成更合理的运输半径,可以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全国的铁路运输。

    2、是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铁路枢纽的要求。从铁路运输来看,武汉未来的发展格局是成为全国铁路客运中心、货运中心和机车车辆检修基地,成为华中物流中心和集装箱中心站,全国主要大城市直达列车的发送站和到达站。武汉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3、是充分发挥武汉综合交通枢纽作用的要求。从多种运输方式联运来看,武汉作为铁路分局与武汉地区的水运、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地位不匹配,影响了联运效率的发挥,有必要改变这种状况。

    4、是理顺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要求。全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还将实行政企分开、主辅分离、铁路局直管站段等体制深化改革,以实现铁路运输的专业化、集中化,减少管理环节,提高运输效率。武汉铁路管理设为分局,形成管理上的多环节与全国重要运输枢纽地位的不相适应,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运输效率。要求把武汉铁路管理升级为铁路局,以适应武汉是全国重要铁路枢纽的管理职能。

    5、是武汉经济地位日益强化的要求。武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通过既好又快的发展,扩大在中西部地区的优势,缩小与东部同类城市的差距,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进程;通过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加速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进程;通过作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作用的发挥,提升武汉城市圈在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地位;通过加强在全国东西对流、南北沟通的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支撑作用,把武汉建设成为“世界名江城、中国大武汉、中部强龙头”,从而为把武汉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武汉扩大铁路运输管理权限,把武汉铁路分局升级为武汉铁路局。

    (二)成立武汉铁路局的作用
    
    结合成立武汉铁路局的必要性来看,成立武汉铁路局,可以减少管理环节;提高运输效率;合理配置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交流,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与东西部经济交流对运力运输的要求。

    同时升级武汉铁路局,也有利于武汉铁路枢纽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目前,武汉铁路枢纽重大工程建设单位基本是正局级,而武汉铁路管理仅为分局,管理与建设权限不配套,项目建设与地方管理不好协调。

   (三)新成立的武汉铁路局的模式设计

    1、武汉铁路局的管理范围。管理范围有两种设计:一是以湖北省为主要管理范围,合并襄樊铁路分局,把京九铁路湖北段的管理权限划归武汉铁路局管辖;二是立足中部地区,促进中部堀起,划定合理的管理半径,把管理范围扩大到长沙、九江、信阳等,解决目前中部地区铁路管辖与调度中心偏离中心地区的不足,使中部崛起战略能得到铁路运输的有力支撑。

    2、武汉铁路局的框架结构。
作者:民进湖北省委员会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