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履行职能 > 参政议政

专家引领助成长 结题鉴定促提升

——民进昆明市委会召开重点决策咨询课题结题鉴定会

发布时间:2023-12-07
【字体:

  12月4日,民进昆明市委会2023年重点决策咨询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的研究》结题鉴定会在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六楼大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劲松研究员、云南教育报刊社副社长李云峰老师、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六生教授作为结题评审专家出席会议。昆明日报主任记者陈力及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课题负责人从研究背景、昆明市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特征、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情况调查、昆明市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短板”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的对策建议等方面作了详实而全面结题汇报。

  该课题以位于农村地区且在校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村小学和教学点为研究对象。自2023年5月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研究得到了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教育体育局、教科研机构和学校的多方支持。为获取真实有效的第一手研究材料,课题组实地调研了禄劝、寻甸、东川、宜良、石林5个县(区)的10所小规模学校,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村委会干部、乡村学校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开展了深度访谈,详细了解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办学基本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治理、教学质量、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情况,并对5个县(区)5所乡镇中心学校和60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发放了网络调查问卷。

  课题组认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更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振兴战略为小规模学校发展提供了契机,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承担着新的使命。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建设乡村“小有优”学校既是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要把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成“小而优”的学校,使之成为教师优、课程优、环境优、质量优、功能优的有根、有品、有味、有故事的村小,成为破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挤乡弱”的密码。课题组提出了构建“ 政府主导、公益补充、乡村参与”的外部支持体系;补短扶弱,精准提升乡村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加强小规模学校治理,增强学校内生发展动力等加快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位评审专家在听取课题结题汇报后,仔细查阅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研究总报告和成果性材料。随后,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质询提问和现场交流,并对课题进行了评议。专家组合议后认为,该课题研究角度立意高、研究价值大、研究视角新。课题组以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研究视角,对现状把握全面,问题聚焦到位,做了大量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

  为更好地提升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专家们建议课题组跳出小教育的囿限,站在大教育的高度,深度思考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拓展,优化决策咨询报告的体例,明确对策建设的执行主体和保障条件,进一步厘清现状、问题、对策的一一对应关系。

  经专家组合议,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结题验收。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课题组将结合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修改完善研究总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并将持续深入地开展乡村教育及“两类学校”的系统研究,用课题研究服务于学校内涵建议、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助力我市乡村教育振兴,服务乡村振兴全局。

作者:陶维雄 曾毅
责任编辑:熊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