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履行职能 > 参政议政

民进衡水市委会: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1-26
来源:衡水日报
【字体:
  数字经济是由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共同孕育的新蕾,实现了全球价值链的整合与延伸。发展数字经济是顺势而为,也是抢占先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努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一、衡水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2022年,根据河北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公布的河北省设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评估结果看(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创新能力、发展环境五个方面),我市处于全省倒数第三位,评估得分64分,仅高于张家口(59分)、承德(53分),较第一梯队的石家庄(197分)、唐山(135分)、保定(127分)、廊坊(102分)差距较大。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亟需寻求新路实现破局。

  二、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经济产业范围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数字化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一)核心产业体量小

  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看,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9家,营业收入19.5亿元,利润总额0.2亿元,期末从业人员1522人,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比重分别为2.48%、1.51%、0.31%、1.35%,体量偏小,占比较低;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家,营业收入31.3亿元,期末从业人员2888人,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分别为12.1%、37.9%、14.7%,主要集中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等国有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微乎其微。完成投资方面,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1%,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5%。

  (二)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渗透不够

  一是未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较多。2022年全市2148家“四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1408家没有进行数字化转型,占比达65.5%。未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缺少数字化转型专业人才,占比43.0%;投入太高,占比33.9%;预估效果不明显,占比22.4%;没有先行案例,不懂得如何数字化转型,占比19.3%;与现在的设备、软件或者系统不兼容,占比11.4%。“不会转、转不起、不敢转、不想转”成为主要制约因素。二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偏低。2022年,全市“四上”企业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1718家,占比80%,信息化投入5.2亿元,占营收比例0.2%,平均每家企业投入30万元。

  三、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建议

  (一)培育领军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结合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县域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推动更多的例如雄安(衡水)先进超级计算中心、滨湖龙工场跨境数字贸易总部基地、中关村智能制造(武邑)协同创新园区项目落户衡水,培育壮大数字产业载体,推动建立全产业链数字化融合发展产业集群。

  (二)聚焦创投项目,促进成果落地转化

  积极对接京津冀数字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产学研创新合作云平台,推动数字经济主体创新能力提升,快速转化创新成果。以深州市中瑞数字化产业示范基地、武邑县新能源电子产业园等一批优势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为榜样,带动各县市区开展更多的数字经济产业对接活动,让衡水传统产业插上先进数字化技术的“翅膀”,努力孕育更多的优势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三)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数字化投入

  数字化转型主要依赖企业自主行为,但由于投入大且收益风险较高,很多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意愿低,这就需要政策引导和激励。一方面予以财税政策的支持,一方面加大地方政府专项资金对数字化转型的扶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据了解,石家庄市从市级主导产业专项资金中列支专项资金,对符合石家庄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在石家庄市内登记注册纳税且属于《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统计类别的新落户数字经济总部(含研发总部和区域总部)企业、重点数字经济企业,以及在石家庄市内注册并以产业联盟(平台)等形式牵头组织实施重大软件产品创新研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予以奖补支持。我市应借鉴“石家庄经验”,加快制定符合衡水发展现状和中远期目标规划,推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四)加强人才培养,激发核心动能

  出台数字经济领域技能人才引进政策,在培养路径、福利补贴、创新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鼓励,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衡创新创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激励企业完善技术入股、股权等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机制,支持企业与衡水现有中高等教育资源合作,举办数字人才学习班,开展智改数转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订单培养,实现人才要素精准引进,推动全域数字化均衡协调发展。

作者:民进衡水市委会
责任编辑:熊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