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社会服务>扶贫故事

常回“家”看看

——来自革命老区的扶贫之举

发布时间:2020-10-23     来源:民进江西省委会

放大

缩小

  革命老区江西,这里有井冈山,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革命故事代代相传,“红色”印染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在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仍然困扰着一批群众,扶贫仍是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所工作的地方便是赣北一个有着四五十万农业人口的县区——南昌市新建区,我要讲述的便是这个县区党委政府在扶贫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到干群一家亲的故事。

  2019年国庆又是一个小长假,而且还有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心中甚是期待!国庆前一天,区里开会,布置一项工作:所有结对帮扶干部国庆期间必须回一次“家”!显然,这个“家”是帮扶对象的家!会场顿时安静!接着区委领导把这次回“家”要干的活也讲得很具体很细致。其实这已不是全区机关帮扶干部第一次回“家”,这两年针对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作风、扶贫成效等问题,区里想了许多办法,但是效果就是不见好,干部喊冤,群众叫苦的矛盾愈演愈烈,探讨新方式,寻求新举措,成为区委一直苦心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回“家”!是的,中国是有着浓厚传统家庭仪式的国家,一年三时三节回家看看,是每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道德选择,这点从我国的节假日安排上也是不言而寓的。回“家”,回贫困户家看看已成为区里近两年扶贫干部转变作风,融洽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端午节回“家”、中秋节回“家”、过年回“家”、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回“家”,通过不断强化干部与贫困户之间建立“家人”的情感,贫困户越来越暖心了,干部也越来越真情了,脱贫的步子越来越快了。是的,2019年的国庆是盛大的,国家强大了,经济社会发展了,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结对帮扶干部,更应该主动回“家”,和贫困户一起做做饭、洗洗衣、晒晒被、打扫卫生,一道唠唠家常,聊聊家事国事,共同感受祖国的蒸蒸日上,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交心交友交情,扶贫扶智扶志”,共同努力实现党中央全面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一首《常回家看看》已成为区里扶贫干部的行动歌声,也是贫困户翘首期盼的新希望!

  距离2020年元旦的钟声近了,区里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发条拧得愈发紧了,“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落”是这段时间扶贫干部脑海中出现的高频词。扶贫成效如何,干部说了不算!“严格标准、程序化操作、随机抽签、模拟国检”活动立即启动!这是区委压实扶贫工作做的又一个重大举措。连夜做方案,随机抽取村点,第二天早上7点全区四套班子、二十多个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各带上一名业务科长,随机分配到被检村点,按贫困户编号一户一户走,一流程一流程过,一业务一业务查看,四套班子领导和纪检督查组成员还重点落脚在“两不愁三保障”,揭锅盖、摸米缸、翻衣被、看住房,了解就医就学状况,查阅扶贫收入流水、检查用水用电设施和厕所卫生环境,双向询问帮扶干部、贫困户之间的熟识程度和具体接触情况,向邻里访谈贫困户思想动态,同时还不停地宣传国家政策等,这些细微之举既压实帮扶干部的作风,又帮助贫困户激发自身脱贫的内生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自党中央向贫困宣战的那刻起,千千万万的基层帮扶干部便和万万千千的贫困群众团结在一起,通过凝聚全国十几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携手并进,再扬长征精神,攻坚克难,用心用情用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作者系民进会员,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发改委主任)

作者:邹萍莉     责任编辑:邵飞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