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为红旗渠添光彩
——记民进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委员、红旗渠支部主委刘文现
“走在红旗渠上,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即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红旗渠的水依然决定着林州的经济命脉,红旗渠的建筑物依然是当代之精品、后世之文物,修红旗渠的人依然是中国人的脊梁,他们锤炼出的红旗渠精神依然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6月17日,在红旗渠分水岭,一位中年人的真情讲解引起了参观者阵阵热烈的掌声。有参观者向中年人竖起了大拇指:“从您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红旗渠在您心中,您是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人!”
这位中年人的名字叫刘文现。
情系红旗渠,愿做精神传唱人
“老兵的情怀和企业家的追求在他的心中融合,军人的品格和红旗渠精神在他身上闪光。他就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永远的兵’!”
2013年八一建军节期间,刘文现荣登河南省第三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榜,这是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
作为退伍军人的刘文现是政协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委员、安阳市委会委员、红旗渠支部主委,林州红旗渠教育发展培训中心主任。
他是林州市横水镇后白村人,1988年退伍后,秉承红旗渠儿女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满腔热情投身建筑事业。他富而不惑,致富思源,多年来持续捐款救助贫困学生、支持乡村振兴和慈善事业。
红旗渠穿村而过,渠水流进村中的吃水池,村民们从池里挑水回家,生火做饭;在村里的饭场,父母、叔叔及乡邻们讲述着修建红旗渠的故事。这是刘文现儿时的记忆。
“我们这一代人对红旗渠的感情是很多人难以体会到的,我是喝着红旗渠水、听着红旗渠的故事长大的,红旗渠水就是我的血脉,它强壮了我的骨骼滋润着我的灵魂。”在红旗渠精神培训课堂上,刘文现讲起红旗渠的故事十分动情。
正是因为对红旗渠的特殊感情,他在事业有成后转型发展,投身红旗渠精神的宣传。2016年,他成立林州红旗渠教育发展培训中心,成为红旗渠故事的讲述人、红旗渠精神的传播者。
前来这里学习红旗渠精神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今年更是掀起了热潮。6月16日,在林州红旗渠教育发展培训中心,来自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驻马店农商银行两家单位的学员正在进行红旗渠精神培训。
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李女士深有感触地说:“久闻红旗渠,今日始拜谒。聆听了红旗渠的感人故事,我们一定弘扬红旗渠精神,摒弃骄娇二气,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水利事业。”
“从刘文现的讲述里,我感受到了他对红旗渠的深情。”西北工业大学医院党总支委员、副院长何凯亮在这里接受红旗渠精神培训时说,“红旗渠之旅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林州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非常有教育意义。我们要把红旗渠精神带回单位,与同志们一起拼搏奋斗,为党的事业作贡献。”
刘文现还在抖音上开设了账号,持续宣传红旗渠,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点赞。网名为“学而不厌”的网友留言说:“不忘当年创业苦,珍惜今日生活甜。向红旗渠故事的讲述人致敬。”
谈到未来的打算,刘文现说:“我想利用闲暇时间走遍林州,探访红旗渠和林州水利工程,讲好红旗渠的故事。”
助力申遗,让红旗渠成为世界经典
“作为一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的强大印记和象征,红旗渠早已融入亿万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这一工程彰显的全人类共同的求生存、求发展的价值追求,使其具备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为此,亟待将红旗渠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将‘人工天河’红旗渠推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快车道。”
近日,刘文现与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河南省委会主委张震宇和民进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万金红一起提出了《关于优先支持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
红旗渠是林州的“生命渠”“幸福渠”,刘文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红旗渠。2015年,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启动,他履职尽责,始终给予关注和支持。
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作为河南省政协委员、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的刘文现向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委会副主委、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沈开举反映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展情况,沈开举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引起了国家文物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高度重视,有关方面加大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合力,总台央视加强了红旗渠精神宣传。
“建议成立跨省协调机制,携手推进红旗渠申遗。”2021年1月,河南省两会召开期间,刘文现再次提出这个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刘文现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红旗渠是‘活遗产’,与其他水利工程相比,带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高超施工技术,是亚洲等高线灌溉渠的杰出范例,因此在技术特点和地域上都能填补当前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
2022年11月初,刘文现又通过民进河南省委会在《民进信息》上提出“加快推动红旗渠申遗,让红色经典成为世界经典”的建议,红旗渠申遗和红旗渠精神宣传再添助力。
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水长城”,其所具有的“突出的普遍价值”表现为: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范;它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共同愿景的体现;它所传达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意识是全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
刘文现说:“红旗渠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远远不只是创造了一个物质环境,解决了一个地区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问题,它所反映的人的英雄气概,反映的社会的进取精神,构成了中国社会特定发展时期的真实写照。社会多方面要加快红旗渠申遗步伐,优先支持红旗渠申遗。”
诚信为媒,“大学城”崛起林州
林州城市东部近年新崛起了大学城,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大学城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林州市招商引资、招商引智的成果。林州市政协常委、华信阳光教育集团总经理谷建光说:“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进驻林州,彰显了林州市委、市政府领导推进教育兴市、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胸襟,刘文现和他所在的中国民主促进会是牵线人。”
红旗渠的建设锻炼出了无数工匠,林州市是“中国建筑之乡”。新时代建筑业如何壮大、城市如何发展,建筑工匠出身的刘文现一直在思考,这也是历届林州市委、市政府领导谋划的大局、大事。
2016年3月,经由刘文现通过民进渠道联系,林州市委领导赴北京拜见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汇报了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达了借助民进在教育领域人才密集的优势在林州发展高等教育、筹建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愿望,得到了大力支持。
2016年5月上旬,在民进中央的支持下,由民进河南省委会、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组织,由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等10余家河南民办高校组成的考察团,到林州市就民办高等教育投资发展环境进行考察和调研。
在此期间,由中原华信商贸集团投资兴办的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对林州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兴趣浓厚,提出了与林州联合设置以建筑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意向。
2016年12月,中原华信商贸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向阳先生率队到林州市考察,与林州市政府签订教育医疗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筹建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事宜正式列入日程。
此后,由中原华信商贸集团所属的华信阳光教育科技集团投资30亿元的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进入快车道,数座现代化教学楼在林州龙湖东侧拔地而起。2020年,该学院开始招生,今年在校学生将达到1.2万人,2025年将达到2.6万人。
这是一个城市和一所大学的双向奔赴。政协委员牵线搭桥,地方领导高瞻远瞩,林州圆了“大学梦”。同时崛起于“大学城”的还有中原华信商贸集团投资14.5亿元建设的红旗渠医院。
回顾华信事业在林州的发展历程,李向阳说:“从刘文现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他诚信、爱家乡的精神,来林州这座精神之城,我们选对了。”
“作为红旗渠精神的传人,咱要为红旗渠添光彩。”刘文现说。
朴实的话,滚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