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银钩,描绘人生
——记连环画家钱贵荪
钱贵荪(1936—2023),生于江苏南京。曾用名钱小凡。擅连环画、国画人物画、插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杭州西湖画院顾问,钱塘书画社顾问,浙江省人物研究院顾问,现为浙江开明画院副院长。连环画、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其中《鉴湖女侠》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绘画创作二等奖,并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连环画卷》。擅长国画人物画创作,出版作品有《速写起步》《跟我画速写》《钱贵荪画集》《名家速写自选集·钱贵荪速写》《中国美术大系·钱贵荪卷》《艺术名家钱贵荪》《艺途留痕—钱贵荪绘画生涯60年》等。
一
钱贵荪,1936年生于江苏南京。钱贵荪家学渊源,曾祖父是著名的金石家钱琢初,祖父钱云鹤是民国年间沪上著名国画家。
幼时,逢日本侵华,钱贵荪随父亲先后到重庆、到南京、到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家里孩子多,经济困难,十几岁的钱贵荪喜爱画画,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钱贵荪父亲钱福年在上海文联美协创作研究所工作,经常带他到老连环画家、油画家工作室去看看,钱福年认识上海出版行业的很多朋友,这对钱贵荪的影响很大。
1952年,那时上海有许多出版连环画的小出版社,出书量大,都缺绘画作者,钱贵荪父亲通过出版行业的朋友,拿到连环画脚本,让钱贵荪画。其中华东美术出版社向钱贵荪约稿绘制的连环画作品是《电话》,那年,钱贵荪仅16岁。故事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钢铁事业蓬勃发展的内容。年少的钱贵荪深入基层,来到上海钢铁三厂,收集资料及素材。钱贵荪做了大量速写,将工厂的环境、生产过程,工人劳动的状态一一收集到小本子里。
但他的创作时,感觉人物不够准确丰满。于是,他拜访当时的已经成名的连环画家贺友直,请教创作问题,贺友直告诉他,要在人体解剖学上多下功夫。连环画处女作《电话》完成了。钱贵荪知道自己基本功欠缺,很想下力气学习绘画基础。
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今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招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招生。学校不收学费,家庭经济困难的钱贵荪积极报名。由于积累了几届学生,上海考区数千名考生报名,仅录取21名。考试后,钱贵荪通过看报纸告示得知,自己考上了向往的学校。
那几届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人才辈出,出现了吴山明、刘国辉等一批后来影响全国的画家。
在美院附中学习期间,钱贵荪如饥似渴地向老师学习。学校经常举办一些高质量的展览,比如组织他们到上海观摩德国大师门采尔原作展、凯绥·柯勒惠支版画展、宋元明清绘画作品展等,这些展览使钱贵荪大开眼界,钱贵荪将不同的创作手法兼收并蓄,运用到创作中去。
在美院附中期间,钱贵荪给同学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速写。他被同学戏称“速写大王”。钱贵荪长于速写,读初中时,就经常出现在码头、菜场,学画速写,捕捉人的动态。因为在上附中前,钱贵荪已经画过几套连环画了,尤其是《电话》,都是他速写功夫的表现。进了附中之后,老师强调速写练习以及速写与创作的关系,使钱贵荪比较明确速写目的,针对各阶段的需要和问题安排速写练习,使自己的专长更加深入。同样,钱贵荪也注意提高素描的水平。
他的同学评价他说:“钱贵荪是才气过人加好学勤奋的典型,他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大、最为叹服的不仅是其精妙的速写技压全班,更是其努力的精神超乎常人……每堂素描课结束时,总见他最先跑到画得最好的素描作品面前,又看又问,细细揣摩。他的速写,虽已称‘王’,却是本不离手,笔不离手,到了见缝插针、分秒必争的地步,可以说他几无闲暇时间。正因其勤奋用功过人,故其学业成绩也惊人。”
成绩突出,背后是更多的付出,为了画好素描,他曾经和同学一起找了个“秘密”的房间,关起门来刻苦钻研素描,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成绩逐步提高。
1956年,钱贵荪在浙江省群艺馆观摩昆剧《十五贯》排练,他认真观摩戏剧,理解剧情,分析人物,他用心画的“况钟审娄阿鼠”,既表现了况钟的威严,又将娄阿鼠狡诈、慌张描绘出来,其速写,线条流畅,人物动态准确生动,跃然纸上。
同年,钱贵荪为昆曲《十五贯》画的速写刊载在《浙江日报》,引起了附中同学的一片喝彩。那一年,他与其他五位同学一起被评为优秀生。让这些优秀生想不到的是,学校请来周昌谷老师和大学部学生刘文西,为优秀生画头像并贴在光荣榜上。当年,周昌谷老师已经名满天下,刘文西也初露头角,是附中同学仰慕的高才生。
缙云农民 38×50cm 速写 1958年(浙江美术馆藏)
附中期间,钱贵荪创作了四本连环画《黑驼马》(1954年)、《哈森与加米拉》(1955年)、《走上爹爹的岗位》(1956年)、《枣红马》(1958年)。
钱贵荪原本应当顺利报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由于这届附中学生质量高,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甚至为这届学生留下了一定名额。然而由于反右运动等问题,政策有变,也或许社会急需美术人才,那届附中同学全部就地分配,无一升入大学就读。
二
1958年,钱贵荪被分配到浙江幻灯制片厂工作。
幻灯制片厂,在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不错的行业,许多知名美术家在那里工作。那个时代,每当要放映电影,不论在电影院里,还是在农村、工厂的空地上,都要先放映一段宣传时事的幻灯片暖场。
幻灯片内容很多,多为配合时事的“宣传片”,幻灯制片厂就是生产制作这些内容的工厂。
制作手的石膏模型 55x40cm 速写 1965年(浙江美术馆藏)
幻灯片主要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以革命故事、先进人物为题材,如《王若飞在狱中》《李双双》《朱德的扁担》《苦难的童年》画面几幅、十几幅到几十幅不等,类似连环画的创作。
钱贵荪将创作连环画的手段运用到幻灯片的创作中,得心应手。但他知道,理解了幻灯片脚本,才能更好地把握故事的内容精神。厂领导分配下工作,集体讨论脚本,编辑文字。钱贵荪反复斟酌,下笔构图。幻灯片对绘画要求高,要让人一看即懂,钱贵荪认真研究人物和画面的关系,尽量不要文字表达,如果有文字,也尽量浅显易识。钱贵荪创作的幻灯片让群众很喜爱,得到很好的效果。
石塘渔民 46x34cm 速写 1975年(浙江美术馆藏)
创作幻灯片,让钱贵荪有机会深入生活,到农村、到工厂、到海岛进行采风和体验生活。和基层群众一起吃住,使钱贵荪的思想有很大的改变,他笔下的人物也有了活力。他在当地画好草稿,就地征求意见,回来再画正稿,审批后,画成幻灯片。他说:“每部幻灯片出来,我们就收集群众的反馈意见,以便下次可以改进。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我们就是那样要求自己的。”钱贵荪的一些幻灯片作品,像1976年创作的《小红军》,在《工农兵画报》发表。
钱贵荪在幻灯制片厂工作整整20年,创作近百部作品,为他日后的连环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1979年,“文革”结束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国家迎来大发展,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幻灯片这种传统媒体面临行业问题,当时幻灯制片厂主要为学校生产制作电化教育片。钱贵荪想考大学,圆年轻时的梦想,但年龄超过了国家要求。后来,中国美术学院的顾生岳看了钱贵荪的绘画,认为他有扎实的速写基本功,于是向学校建议,调他到大学来。中国美术学院的领导同意了,向他抛来橄榄枝,通过幻灯片厂商调钱贵荪到学校教速写,但单位不同意放人,钱贵荪又一次错过了机会。
当时,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了发展连环画,吸引连环画人才,在社里设立了创作室,让连环画创作者专门画社里交给的连环画。钱贵荪想调到这样的单位,安心创作。
钱贵荪是快手,被当时的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领导梁平波看中,他千方百计将钱贵荪调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不久,钱贵荪与黄云松成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的创作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的任务基本是画连环画,每年任务是120幅。从1979年到1996年,钱贵荪迎来了创作的“巅峰期”。在不到20年间,他创作了30多部长篇连环画,短篇连环画更是不计其数,影响了那一代青少年。
四
钱贵荪一生创作了多部连环画,出版过60余部,且多为长篇连环画,堪称最勤奋的连环画家。
他在为幻灯制片厂兢兢业业工作之余,也一直从事着连环画的创作。他创作了《雷锋的少年时代》《龙珠岛历险记》《渔岛之子》《英雄列车》《湘江侦察》《红嫂》等许多连环画,其中以196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渔岛之子》最为著名。钱贵荪回忆:“几年前我到义乌参加一个活动,有一位连友见到我,第一句话就说:‘《渔岛之子》是我当年的最爱啊,这部作品画得太好了。’”
在创作《渔岛之子》之前,钱贵荪曾为创作幻灯片《大陈岛垦荒队》,到舟山沈家门渔港体验生活,有一定素材积累。但《渔岛之子》反映的是南海的场景,钱贵荪没有机会到南方,只好翻阅大量画报,从中寻找南方特有的植物,像椰树、芭蕉、仙人掌等,以此烘托画面的气氛。
为了有别于其他画家,钱贵荪别出心裁,对毛笔进行了加工,使画出的线条既有毛笔的圆润,又有钢笔的挺拔。这套连环画,钱贵荪似乎用功最多,前后画了近一年。应当说,连环画《渔岛之子》是钱贵荪的成名作。
连环画《渔岛之子》印刷了多少册,还是个谜。姜维朴回忆:“处于‘文革’的1971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抓好连环画出版的情况下,人美社重新出版了一套优秀连环画,其中就有《渔岛之子》。由于当时出版工作还未恢复正规制度,版权页未注明印数。但由于连环画的出版正逢‘雪中送炭’的紧急状态,所以一般都印行百万册左右。这部表现新中国少年保卫祖国边防的连环画,总印数可达200万册。”
在幻灯制片厂的20年间,钱贵荪不断地探索创作风格,白描、素描、钢笔、毛笔,几乎都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捕象记》和《带响的弓箭》,他放弃擅长的白描手法,采用黑白色块对比的方式,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代入感。1972年,钱贵荪创作的连环画《捕象记》入选全国美术展览。
1979年,钱贵荪任浙江人民美术社创作员后,创作激情如井喷之势,到1985年,他连续创作了不同风格的《鉴湖女侠》《张骞的故事》《血战一江山》《武松济公怒打铁面佛》《人猿泰山——泰山凯旋》等作品。
连环画《鉴湖女侠》选页 1979年(浙江美术馆藏)
连环画《鉴湖女侠》是钱贵荪的代表作。连环画《鉴湖女侠》共180幅,钱贵荪采用擅长的线描形式表现,获得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为了创作这套连环画,了解当年的背景,钱贵荪多次去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寻找清朝末年的老画报,搜集对秋瑾遇害的报道。除了秋瑾的资料,也翻阅同时的徐锡麟、陈天华、王金发等革命志士的影像资料,对那个时代的背景、道具谙熟于心。
钱贵荪又去秋瑾生活过的地方,像秋瑾纪念馆、大通学堂旧址、禹陵等地,画了大量的速写。钱贵荪用手中的速写笔,画了数以千计的资料和草图。
《鉴湖女侠》第七幅,文字脚本是这样的:“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念到这里,秋瑾英姿勃勃地走来,听见书房里有人念她的作品《宝刀歌》,不觉停了步。
这是秋瑾第一次出场,钱贵荪反复设计场景和人物,远景是院落、石径、小桥,圆形拱门,近景突出秋瑾的形象,描绘了秋瑾眉宇之间的英豪气概。秀气的面庞,配上粗犷的衣裙线条,表现秋瑾巾帼英雄的形象。
第11幅,脚本内容是:客人走后,王廷钧气虎虎地训斥秋瑾说:“你也算个大家闺秀、官家太太,动不动就谈新学、论国事,还作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诗来,你知道这是什么罪名!女人都像你这样,还成什么章法!”钱贵荪处理画面,左边是愤怒的王廷钧,一边拿着水烟袋,烟气喷向秋瑾,秋瑾侧身坐在远处,面有愠色。烟气象征王廷钧的腐朽思想,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连环画最难表现的是同一个场景,文字叙述不能简略介绍,只好拉长篇幅,因此,如何巧妙地表现,又不让读者有重复、厌倦感,考验连环画家的艺术功底。
擅长速写的钱贵荪对此似乎颇有心得,将同一个场景,用不同的角度表现,充分展出了他的特点。如第35幅至43幅,秋瑾同徐锡麟、陈伯平等讨论革命,幅数较多,场景一样,钱贵荪采用不同的角度,加上俯视、平视、仰视,不同的处理方式,让人读起来,仍然兴趣盎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鉴湖女侠》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绘画二等奖,并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连环画卷》。
钱贵荪创作的《人猿泰山——泰山凯旋》,是他求新求变的成果。钱贵荪画这套连环画,采用的是欧美流行的漫画形式,强调动感,强调视觉冲击力,也是一套值得称赞的作品。
五
钱贵荪1979年调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的创作员。当年,他创作了长篇连环画《张骞的故事》,这本是出版社与他的约定,一年需创作120幅连环画作品。但时代变化,需要创作员也要做编辑。钱贵荪在幻灯制片厂工作时,也做过编辑工作,所以不陌生。
在上世纪90年代,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所以在美术出版界异军突起,三套连环画影响全国,功不可没。三套连环画为《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孙子兵法》《初中数理连环画》,这三套连环画,钱贵荪作为美术编辑,都参与了工作。
连环画《血战一江山》选页 1983年(浙江美术馆藏)
在编辑连环画《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丛书过程中,钱贵荪通读文稿,根据内容确定相应合适的作者,排好名单,再一一落实。在约稿的过程中,要求作者的创作风格相对统一。当时,连环画创作风格多样,许多连环画作者喜爱变形的绘画,钱贵荪对过分变形的稿件给予明确指导,作者愉快地接受退改,顺利地完成出版社交给的创作任务。
《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丛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资料显示,《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中,仅“欧美卷”就发行400万多册。
1990年,钱贵荪与出版社的同志一起,编辑连环画《孙子兵法》,为了确保稿件质量,他们做了大量约稿前的准备工作,如将文物杂志上复印涉及历史背景的服饰、甲胄、战车、兵器等资料,分发给作者,但这样,仍有一些错误。那时,钱贵荪正好有病,不能下床,于是在床上编辑、校稿,使图书质量得以提升。连环画《孙子兵法》出版后,获中宣部1991年度“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图书奖,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初中数理连环画》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的尝试,如何使学数理化变得轻松愉悦,是此书的难点。钱贵荪设计多种版式,供领导选择。钱贵荪对人物造型、表现形式的要求是:“造型要有中国特色,既写实又要吸取动画变化生动的优点。”这些意见得到领导采纳,为整套丛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连环画研究会会长姜维朴曾评价钱贵荪:“钱贵荪同志是一位在连环画创作上成绩斐然而又在美术编辑上贡献突出的画家。”
钱贵荪在全国连环画第三届、第四届评奖中,两次获得连环画工作荣誉奖。
六
早在幻灯制片厂工作时,钱贵荪已经开始中国画的创作了,那时,白天忙着幻灯片制作,每年利用业余时间画一两本连环画。钱贵荪积极参加浙江省组织的美术展览,厂领导也非常支持。钱贵荪打好小稿后,需要时间放大稿,厂领导便准假三四天,甚至一个星期。钱贵荪不负众人期望,连续创作过中国画《小猪食堂》《看报》《田头》等作品,参加浙江省美术展览。钱贵荪还曾创作油画作品《白求恩大夫》,参加浙江省美术展览。
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连环画迅猛发展,连环画的发行量一年高达8亿多册,许多出版社加足马力,仍供不应求,一种新上市的连环画动辄几十万册。对于优秀的连环画作者而言,只要画画,有接不完的稿约,钱贵荪正是这批优秀的连环画作者之一。但随着电视等新媒体出现,市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连环画的印数出现了断崖般的滑落,到90年代前后,许多出版社不再出版连环画。
钱贵荪参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丛书、连环画《孙子兵法》、《初中数理连环画》正是这个时期的出版物,也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的尝试。
许多连环画家开始转向,有的画家甚至几年前开始转向,开始中国画的创作。像北京的王叔晖、刘继卣、林锴,上海的刘旦宅、华三川、顾炳鑫、颜梅华等著名的连环画家都已经不再画连环画,而专心画中国画。这些连环画家画起中国画的人物画得心应手,无论是造型,还是构图,都可以游刃有余地创作。
钱贵荪也不例外,也开始创作人物画。
中国画讲究笔墨,但画好人物画,看的就是造型能力,而钱贵荪有长期的速写功底,人物造型准确,下笔坚决,使他很快地在中国画创作中脱颖而出。
关于速写,钱贵荪颇有心得。虽然现在数码相机和电脑已经普及,找参考资料比以前方便太多了,但钱贵荪仍然还会画些速写。钱贵荪认为:“因为勤画速写,促使你必须深入生活,通过速写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这是照相机无法取代的。速写、慢写、默写三者穿插练习,对提高绘画造型能力大有好处。”
钱贵荪将自己对速写的体会和图例,编辑出版了《速写起步》《跟我画速写》等技法书,前者20年内不断再版,印数超百万册,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省美协活动比较活跃,尤其在全国美展之前会举办省美展。从中发现、推选作品进行再加工,有时会集中一些作者到莫干山脱产画画。
1984年,钱贵荪创作的中国画组画《䔥楚女》六幅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9年,钱贵荪创作的国画白描组画《吴门四才子佳话》四幅、《乾隆下江南传说》四幅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2002年,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开明画院等单位主办的“钱贵荪中国画展”在杭州唐云艺术馆隆重开幕。
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等领导出席开幕式,赵延年、孔仲起、吴山明等美术界专家学者参加了“钱贵荪中国画展”座谈会。
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了钱贵荪绘画创作,赞赏钱贵荪在中国画人物上的探索,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浙江开明画院院长吴山明的发言最具代表性。吴山明说:“钱贵荪退休以后全力攻中国画人物,提高非常快。从连环画转到中国画,尤其是笔墨的转变,这有个过程,钱贵荪转得很快,现在画大写意的人很多,钱贵荪底子好,可另辟蹊径,可兼工代写,学任伯年,把线的质量、品味画出来。现在画面上还有些繁琐,构图、笔墨、色彩上有些碎,似乎适合画小画儿,不适合画大画儿。建议钱贵荪从任伯年这条路走下去。”
进入21世纪以来,钱贵荪积极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举办的赴印度、俄罗斯、埃及、南非等国的采风和艺术家“中国画·画世界”的画展。2002年起参加历届“相约西子湖·中国画创作与作品研讨会”及“中韩文人画交流展”。应当说,钱贵荪始终在一线创作,不断创作,与同行的交流中获得益处,转化为新的创作理念,并实践着。
20年过去了,如今钱贵荪的作品越来越成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风荷 68×46cm 中国画 2002年
创作于2003年的《秋色》,注重表现意境。这是一幅情景交融,表现秋色的作品。画面中一位唐代仕女,朴素的衣服,丰腴的面庞,典型的唐代仕女发髻,仕女仰望飘落的点点秋叶,传达一种淡淡的哀思,背景是纷纷落下的秋叶,淡淡的灰调子,笔法简约,高度概括,以简御繁,意味无穷。
《采莲图》,是江南画家钟爱的题材,生于斯长于斯,受以潘天寿先生为代表的浙派人物的影响,钱贵荪画了不少此类的画作。钱贵荪擅长以水墨写意方式展示丰富多彩的人物世界,江南水乡是他成长的沃土,也是他熟悉的绘画内容。年年盛夏,西湖边荷花徙放,釆莲女会在清晨采莲蓬,启发他以不同的构图形式表达江南秀女采莲的意境。
除了采莲女,钱贵荪将荷叶的不同表现作为自己主攻的一个内容。荷塘中,荷叶有不同的生长期,有的刚刚出水,有的丰满如盖,有的承接雨露,有的凋残。不同的荷叶,用不同的表现方法,体现了作为画家的细致观察和特有的表现手段。
鹅趣 34×46cm 纸本设色 2004年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钱贵荪在生活中偶遇一小女孩,坐在路边歇息。小女孩口含野果,腰别镰刀。身边河岸迎春花盛开,一幅绝美的图画。这是一幅从速写收集动态转画成的国画创作,名曰《清露》,创作于2004年,作品描绘农村少女割草途中回眸的瞬间。钱贵荪将观察对象、创造想象与笔墨表现融为一体,这些速写得来的灵感,化成中国画创作,有着题材上更为鲜活、更为灵动的意味。钱贵荪用线简练松弛,以淡墨色块虚设背景,既突出了主要人物,又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2010年前后,钱贵荪创作了一批主题明确的作品,如《欢乐》《祈福》《喀什巴扎卖大蒜老汉》《赶集》《谈心》,有的是新疆题材,有的是西藏题材,或者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题材,展示了地域风情和百姓生活。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造型准确简练,疏密得当,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高士神仙类的题材也是钱贵荪所擅长的。如《高山流水觅知音》,一位高士在专心弹拨古琴,旁边一位樵夫听得入神,手拿烟斗却忘了点燃,钱贵荪以苍劲老辣的笔法刻画人物形象和衣褶,以繁复的山景、飞流的瀑布背景衬托前景人物。背景丰富,主题突出。
钱贵荪年近九十,但仍然精神矍铄,创作旺盛,作品不断推出,如他所说:“绘画是自己的爱好,也是一生为之献身的事业,漫漫学艺路,我将一如既往地探索着、追求着,期待着更上一层楼。”
2023年5月,《深入生活——钱贵荪速写作品展》于杭州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展出,速写作品共57件。这是钱贵荪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深入生活创作的速写作品。
2023年10月20日至11月2日,著名画家钱贵荪绘画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展出了钱贵荪先生从艺七十多年来各个时期的速写、连环画、中国画作品一百余件。2022年,钱贵荪先生向浙江美术馆无偿捐赠了他的获奖连环画《鉴湖女侠》《血战一江山》的原稿及速写精品50件。这两部连环画原稿是浙江美术馆第一次接收完整的连环画原稿捐赠,对于浙江美术馆建设典藏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1月,我为钱贵荪老先生写了一篇艺术小传,想不到,仅仅一年后,就听到先生仙逝的消息,感慨不已。钱贵荪先生的创作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