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会员风采

民进会员袁敬华:为“折翼天使”插上爱的翅膀

发布时间: 2024-05-20
【字体:

  【袁敬华简介】民进山东省委会委员、山东省残联副主席、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助残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作为一名民进会员,我不仅要办好特教学校,还要为更多残疾孩子代言,这些‘折翼天使’有的听不见,有的不会走路,但他们同样有梦想。我要讲出他们的心里话,让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这是一名民进会员应尽的职责。”民进山东省委会委员、山东省残联副主席、夏津县特教学校校长袁敬华深情地说。

  “关于保障残疾人康复救治的建议”“关于解决盲人就业问题的建议”“关于完善民办教育营利与非营利办学模式的建议”,袁敬华一篇篇参政议政成果的提交落实,都能引起诸多残疾儿童家庭的热烈欢呼,之所以每篇建言都能抓住痛点,正是因为她32年来,将自己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这些“折翼天使”。

她频繁卖血只为孩子们能接受教育

  1992年,16岁的袁敬华发现村里一对儿听障姐妹被学校拒收后嚎啕大哭,孩子那渴望上学的眼神深深触动了她的心,她毅然决定在自家厨房用一块木板开始了长达32年的特殊教育生涯。袁敬华说:“当时我就想,从今往后,我要像亲妈一样教她们、爱她们、疼他们。”

  三个多月过去了,在父母、村民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中,袁敬华硬是帮这两名听障儿童开口说了话,一声声“爷爷”“奶奶”让袁敬华的父母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周围的邻居也纷纷竖起大拇指,就这样,袁敬华的聋哑学校在家中悄然起步。

  1997年,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袁敬华将家中几亩地的收成都贴进学校,可依然捉襟见肘。为了筹集资金,她每隔一个月就去卖一次血,又养了几头猪,才勉强偿还债务,给孩子们添点新文具。可寒冷的冬天,孩子们只能住在简陋的帐篷中,她没办法,甚至贴出了征婚启事:“无论你啥样,只要能给孩子们盖一所学校,我就嫁给你。”父亲发现后怒火中烧,打了她一巴掌……

她竭力创新只为孩子们融入社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敬华的特教学校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孩子慕名而来。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袁敬华毫不犹豫地敞开校门,全力接纳,只为他们能够接受教育、融入社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学校搬迁至县城开发区,孩子们冬天也能享受暖气,早餐还能吃上营养丰富的鸡蛋,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然而,袁敬华的追求并未止步于让听障儿童开口说话、脑瘫患儿行走自如。她深知,孩子们的未来还需要知识的积累和自信心的建立。因此,她探索将康复医院设在学校内部,孩子们完成康复治疗后,可以直接进入教室学习,这种“医教结合”的新模式被命名为“夏津特教模式”,并被全省推广,造福了更多残疾儿童。

  她还提出“缺陷补偿、潜能开发”理念,运用独特的“艺术疗法”疗育孩子们的缺陷,经过专业培训和精心指导,学生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潜力。目前,孩子们的200余幅书法绘画作品在北京展出,一万余件工艺美术作品和手工艺品通过各种途径成功售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23年4月,中国残联在夏津县召开智障残疾人教育、康复、就业现场会,将夏津特教学校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向全国。

她建言众多只为孩子们更加幸福

  在一次次建言献策中,她从一名乡村特教教师成长为民进山东省委会委员、山东省残联副主席,并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她创办的夏津县特教学校也逐渐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民办特教学校。

  袁敬华不仅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关注残疾儿童的需求,还积极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周边200多个村庄实地调查,深入了解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和教育需求。她自费走访全国4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交流,了解学校发展存在的困难。这使袁敬华深入了解了特殊教育的现状和挑战,也为她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言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从残疾儿童政策调整、法律制定,到哪类孩子需要怎样保障、怎样救助,袁敬华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2023年4月,袁敬华经中共德州市委统战部提交的《关于延长残疾儿童医保支付时长的建议》再次得到中共德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实现残疾儿童康复地方医保政策的又一次率先突破。

  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康复训练使袁敬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32年来,袁敬华付出了很多,但她觉得很值。她说:“我的人生已与这些特殊孩子紧密相连,我愿将我的全部岁月奉献给他们,只为守护他们的成长与幸福。为这些‘折翼天使’插上爱的翅膀,不仅是我终其一生的使命,更是我内心深处最为纯粹与深刻的幸福所在。”

作者: 李晓静 崔正坤
责任编辑: 张萌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