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少林:以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欧阳少林,广东省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广州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社会服务专委会主任、文教总支副主委,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董事长、广东华夏高级技工学校校长。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从事民办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早在1985年便开始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把有限的青春、无限的激情倾注其中,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近40年来培养了25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先后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职业培训工作先进个人”“高校学生工作红棉奖”“当代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人物”和“华人教育领军人物”等荣誉。
顺势而为担使命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欧阳少林敏锐察觉到国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调整教育结构,职业技术教育必将得到充分发展。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教育资源匮乏、技能人才极缺,不少寒门学子初中毕业即求学无门,于是他砸锅卖铁创办学校,探索职业教育之路,并以自身所学登台授课,实现“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的愿望。他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奔波于各地开展招生宣传,白天处理教学事务,晚上下宿舍走访学生……故所办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质量过硬,专业紧跟市场,学校发展迅速。
在没有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他带领全体教职工,坚定走内涵建设发展之路,高薪聘请教授团队,加大投入购置教学实训设备,强化产教融合。同时,首创承诺式办学模式,与学生签订《就业安置合同》,保证学生就业,实现了政府信任、企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热爱的良好局面。
励精图治求发展
跨入新世纪,民办教育进入了依法健康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欧阳少林深受国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政策的鼓舞,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果断决策,把发展目光投向了广州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为了建成一所有自主产权的、美丽的现代化学校,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踏遍广州的山山水水,2000至2003年这三年间,把全部精力用在考察调研、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和筹资等工作上,为建设新校区做足准备。2006年,学校终于在广州从化区破土动工。
学校在广州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也迎来了第二次创业的艰难。为启动建校所需巨额资金,他多方筹资,甚至卖掉了自己仅有的房和车。他和办学团队成员近10年没有领工资,把所有资金全部投入办学;他和家人生活简朴,清贫度日,直到2016年才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告别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他全身心地扑在学习和工作上,十几年间走访了国内外百余所高校,向专家、学者虚心请教办学的内涵建设,向建筑设计师、土建工程师请教学校的设计与建设,向银行家请教融资渠道……把自己从一名教师的定位,转身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
欧阳少林坚守的梦想,就是创办一所美丽的大学,在“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的基础上,实现“让更多的孩子读好书”的愿望。如今的华夏校园,已是古典建筑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建筑与园林和谐呼应的美丽校园,拥有校园面积近千亩、学生近3万人、教职工1200多名。学校教学设施一流,办学条件优越,先后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欧阳少林在毕业典礼上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积极助力“百千万工程”
欧阳少林一直牢记民进人的责任和情怀。这些年,华夏教育坚持发挥优势、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乡村振兴,多措并举助力“百千万工程”。在从化区莲麻村投入600多万元建成“华夏莲舍”基地,助推莲麻镇成为全国“文明村镇”;成立“新农村研究院”,承担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咨询课题;资助“美丽西塘”特色小镇建设,推动西塘村成为“广州市美丽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倡导电商专业学生多年来以“带货直播”方式,帮助从化农户销售荔枝、粉葛、沃柑等农产品;建成从化区首个“高校乡村少年宫”,为青少年免费提供素质教育,服务周边青少年成长……赢得了社会各界赞誉,为“百千万工程”赋能。
参政履职作贡献
欧阳少林积极投身民进组织的各项活动,围绕全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并认真提出意见建议,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注重加强学习,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关注了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情况,掌握职业教育发展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2024年5月,他提出的《关于推进珠江口国家公园设立的提案》被列为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稳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提案被列为省政协优秀提案……他依托学校建设“民进会员之家”,打造省市区三级民进组织的政治学习基地、思想宣传窗口、组织活动平台、学习交流的场所。
欧阳少林始终把教育报国作为人生目标和追求。他说:“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强烈的使命感办好职业教育,助力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