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海蓉:笃行不怠,做有温度的教育人
易海蓉,女,1980年出生,1999年参加工作,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全国优秀教师,岳阳经开区防性侵工作室主持人,参加工作25年,任年级组长7年,班主任16年,多次获评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区级三八红旗手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她秉持“选择我所爱,爱我所选择”的理念,立志做有温度的教育人。
情系乡村,做留守儿童的守护者
出身农村,躬耕杏坛。易海蓉以优异的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毅然放弃城区任教机会,站上父亲曾经站过的讲台,接过父亲手中温热的粉笔,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立志以自己的执着与付出,在农村基础教育的道路上带领孩子蹚出精彩人生,这一待就是十年。
扎根农村,培育幼苗。立足农村学校校情,她带着学生种花种菜,探索劳动教育与情感体验“授渔”之路。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守护黄茆山”绿色生态文明教育,启迪孩子向美向善。
反哺农村,报效桑梓。2009年,教育局师资调配她到城区学校任教,但她心中仍牵挂乡村学生,主动申请参加城乡教育一体化行动,多年来坚持每周赴三所对口农村学校帮扶送教,还为农村学校孩子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扎根一线,做平凡岗位的螺丝钉
勤于钻研,勇于创新。 她钻研教研教改,倡导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由,每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创设“与诗相会”读书群,带领师生、家长一起诵读经典;开启“漂流日记”,与师生、家长一起记录生活,屡次斩获“珍珠山杯”教学奖,被聘为“语文名师”。
严爱相济,爱生如子。 她坚持严爱相济,用心关爱学生,将性格孤僻的单亲学生接到家里,和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在学生毕业后,还持续跟进关怀援助,备受学校和家长赞誉。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她坚信行则将至,带领年级组老师开展团队探究,和学生开展种花、养蚕、护蛋、徒步毅行等综合实践活动,教导学生体会父母养育、师长教诲和社会关爱恩情。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知恩感恩,品学兼优。
热心公益,做利剑护蕾的领航人
蓄力前行,做奋进路上的笃行者。面对全社会学生抑郁和被性侵现象多发之势,易海蓉忧心儿童心理和性教育缺失。她牺牲五年节假日时间,师从国内知名性教育专家方刚博士,赴北京、成都等地交流学习,考取性教育高级讲师、性与亲密关系咨询师、青少年性心理咨询师等资格。她积极投身学生心理辅导,开通个人公众号记录学生成长,积累4本学习笔记,5本性教育随笔,主讲的《从“我从哪里来”谈家庭中的性教育》《从“防性侵”谈性教育》等课程,在省市教育、工会、关工委等心理健康教师综合技能比武中名列前茅。
心中有爱,做甘于奉献的践行者。她创设独立空间,开展学生和家长免费心理辅导。她热心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七支烛光”活动,看望抗日战争中从芥子气中幸存的双眼失明的老人;她关注弱势群体,每年结对一名家庭贫困需要心理辅导的孩子,为听障、自闭症孩子作幼小衔接辅导和防性侵讲座。她是岳阳市一中藏族学生旦增丹木真的“汉族妈妈”,陪同他参加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为藏族学子送上汉族妈妈的关怀。
敢为人先,做利剑护蕾的先行者。在“利剑护蕾、雷霆行动”中,易海蓉被聘为岳阳经开区教体局防性侵工作室主持人、汨罗市教体局防性侵工作室顾问。她组织经开区94名教师进行为期两天的防性侵宣讲培训,带领团队开发防性侵校本课程,把公益课堂送教到平江、汨罗、岳阳县的偏远山区。2024年8月,应云南德宏州妇联和卫健委邀约,她在瑞丽市和梁河县作为期四天的性教育师资培训。三年时间,她在全市开展了100多场防性侵讲座,线上线下辅导培训3万多人次,相关事迹被湖南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30余次。2024年,她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星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易海蓉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她坚持有情怀的教育,做有温度的教育人,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携爱前行,花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