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子柒的恩师,师徒二人将携手传播“木活字印刷”
11月12日,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时隔三年,带着自己的最新作品强势回归。作品发布了十几分钟后,李子柒的名字就占据了多个热搜词条,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
自从回归大众视野后,全国文旅局都在邀请的李子柒,首趟“出差”,选择在浙江瑞安。李子柒坦言,“出差第一站”必须来到瑞安——“为了感谢师恩,为了木活字印刷更好传承。”
李子柒口中的恩师,正是民进会员、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院长、木活字印刷非遗传承人王法万。
传承“木活字印刷”成为师徒两人的默契
11月16日,在瑞安召开的“活字印刷创新研讨会暨文化IP战略联盟启动大会”上,王法万向李子柒发放了聘书,李子柒正式受聘成为了瑞安市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的“非遗传播大使”。现场,她分享了自己第一次来瑞安的故事:“六年前,王老师教会了我这门技艺,当时他并不知道我是谁,我非常感谢他。六年来,我们也经常就关于木活字的未来进行交流,这也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
2018年,李子柒曾前往东源村拜师非遗传承人王法万,历时三个月深入学习木活字印刷技艺,并将所学技艺通过视频方式呈现到大众面前。“东源木活字”视频发布后,全网累计超8000万次观看,引起大量网友对活字印刷术的关注与讨论。
相识六年来,创新与传承非遗的默契,一直贯穿在李子柒与王法万的交流中,两人十分关注木活字印刷的未来命运——“木活字未来在哪里”“非遗如何在数字时代创新与发展”……
同样,在李子柒的影响下,朴实的王法万很快学会了将木活字印刷“搬上网”、接受媒体采访,进一步宣传。而明年,木活字相关的限量版书籍也将在书店推出。
携手知名文化企业和高校,发布文化IP战略联盟发展计划
本次活动上,木活字文化研究院携手稀物集、姜氏古茶、北京兔儿爷、无料书铺、温州商学院、百度百科等多家知名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布文化IP战略联盟的发展计划,与香港漫乐幼儿教育机构合作开发3至6岁的幼儿教育课程。该计划旨在通过资源整合、跨界合作、品牌联动等方式,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IP,推动非遗文化的活化传承与商业化运作,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我从2015年就开始了活字印刷非遗项目的市场化探索,但步履艰辛。这期间,不断去全国各地参展宣传,因为疫情停顿了好几年。截至2023年,瑞安市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仅剩10多人,且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面临着传承断代的严峻挑战。”王法万说,国家提倡传统非遗复兴要创新,要市场化,一方面,他想让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知道,让大家共同保护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让非遗文化真正传承下去,就必须更新作品,使其融入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也是举办此次活动的重要原因。
“我们已经启动一项计划,到2025年争取实现与108个品牌联名。”王法万还透露,未来将持续携手各界,探索木活字印刷技艺的多元化传播路径,为这门古老技艺提供持续的保护和发展支持。
三项举措做好传承文章,还可能借助华侨“出海”扩大影响力
今年11月,王法万带着木活字印刷产品亮相上海进口博览会。令他欣喜的是,买木活字印刷产品的有70%是外宾。“下一步,我们也可能走出海这一路径。温州有很多的华侨在国外,跟他们取得联系,组织华侨力量帮助宣传我们的非遗产品,也是很好的一个传播渠道。”谈到如何让更多人参与非遗传承中来,王法万充满信心,“首先,会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做文创设计;其次,会跟更多的产品去融合;最后,会通过非遗进校园等多种形式,从幼儿教育抓起,让他们从小就认识中国四大发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东源木活字印刷技艺起源于瑞安市东源村,是我国目前唯一保留下来并继续传承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2010年,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完整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生动再现了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真实作业场景,是印证活字印刷术源自中国的重要实物证据。
(综合自潮新闻、温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