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会员风采

王霏:缘结政协,情系一生

发布时间:2025-01-10
【字体:

  记得小时候,每逢两会开幕之际,我总能在电视上看到政协会议那庄严肃穆的会场,以及政协委员们迈着沉稳而自信的步伐,依次步入会场,那场景令人难以忘怀。在我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同学的母亲是政协委员。至今,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同学们望向那位同学的眼神,除了羡慕,更多的是钦佩与向往。那一双双眼眸深处,仿佛藏着对政协委员这一崇高身份的深深敬仰,蕴含着对为民众发声且贡献力量的热切渴望。那时的我,心中也悄然萌生出一个期盼,期盼着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为社会的蓬勃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有幸加入民进,并如愿成为一名政协委员,与政协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这一身份的转变,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它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激励着我在为人民谋福祉、为社会发展献良策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自成为政协委员以来,我严格遵守和履行人民政协章程,通过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种例会、研讨学习、专题调研、现场视察、提案建议等形式,不断增强自己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更好地建言资政,我订阅了人民政协报和各界导报。一有空闲便会认真翻阅学习。我把撰写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以及调研报告当作实现自我价值和践行责任担当的重要途径与发声平台。这三年,我撰写提案近20篇,社情民意信息31篇,调研报告5篇。其中被评为优秀提案2篇,参政议政成果优秀奖2篇,社情民意信息被陕西民进采用3篇、被西安市政协采用2篇,参与撰写的调研报告还被人民政协报刊发。在此期间,我的每份提案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众多意见和建议也纷纷转化为政策或举措,有力推动了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我本想收获一缕春风,但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在这三年的履职岁月里,我感慨万千。政协,宛如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给予我无尽关怀与支持;亦似一所出类拔萃的学校,引领我不断学习与进步;更似一个广阔的大舞台,让我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这里有良师益友,以智慧经验启迪我,使我在前行的道路上不迷茫;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家全力以赴、各抒己见,为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每当我看到一件件提案被移交至有关部门办理,专题调研报告被领导签批,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中活跃着委员们忙碌的身影,我为自己身为其中的一员而深感骄傲和自豪,也让我深刻体悟到热情与热血的澎湃奔涌。

  初为政协委员的时候,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到人民政协报和各界导报上刊载的政协委员们义无反顾投身抗疫一线的事迹,我感慨万千。他们有的日夜坚守在医院,与医护人员并肩照料患者,哪怕汗湿衣衫,疲惫不堪,也毫无怨言;有的积极组织物资捐赠,四处奔走联络,为抗疫前线筹集急需物资;有的协助社区开展人员排查、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工作,耐心宣传防疫知识,安抚居民焦虑情绪。满腔热血为黎庶,一片冰心润嘉禾。他们用奉献书写着激昂的抗疫赞歌,他们犹如坚固的堡垒,为群众筑起牢不可破的防护墙,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幸福生活。

  看到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此时,晏子的“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脑海中浮现,我深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抗疫之战中理应竭尽全力。虽不能如医护人员一般在病房里与病魔正面交锋,但可以像那些政协委员一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只要积极行动起来,尽我所能,就一定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共同迎来胜利的曙光。

  当我的健康码变绿的那一刻,我毫不犹豫地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在社区执勤期间,听闻一位82岁的残疾老人独自在家啃了两天的冷馒头后,我立即赶到老人家里,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当我准备了热乎乎的饭菜,看着老人满足地吃下,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会抽时间到老人家中,打扫房间、准备三餐,并联系社区和志愿者,为老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至今还记得那天,当我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给老人时,老人激动得泣不成声的场景。看到老人眼中饱含的感激,听到那一声声真挚的道谢,我内心满是温暖与欣慰,深刻领悟到政协精神在实际行动中的深远意义,这并非物质的回报,而是源自心灵的满足。

  在履行职责的时光里,我珍惜每一次参政议政的机会,积极参与政协的各项活动。工作之余,注重加强学习,将学习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鄠邑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力求把学习的成效体现到履行职能和开创工作新局面上来。我经常深入基层,通过调研、座谈、慰问等,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和反映社会各方面的诉求和困难。

  记得参加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调研时,群众纷纷说,我们虽有全国闻名的诸多文化名片,文化底蕴深厚,但城市文化气息不够浓郁。群众对城市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强烈诉求,在我心中激起涟漪。于是,我决定撰写一篇《关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建议》的提案。为此,我查阅大量资料,走访本地文化机构、旅游景点和企业,与负责人及专家交流。经过一番调研与思考,提案顺利完成。提案全面阐述了文旅融合发展对城市的重大意义,提出加强文化资源挖掘整合、打造特色品牌等可行建议。该提案获得区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领导组织会议研究,制定规划和政策,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投入资金支持,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此提案被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还有一次,在一场有关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调研中,群众纷纷反映,主城区主干道路两旁种植的大叶女贞在果实成熟后自然掉落,形成黑色污渍,难以清理。特别是在人行道、广场和停车场附近等场所,问题尤为严重,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和城市环境。于是,我决定撰写一篇题为《关于改善主城区道路绿化苗木,提升城市形象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为了获取灵感,我认真翻阅人民政协报和各界导报,意外地发现了一篇类似文章。其作者通过深入且全面的剖析,指出城区种植大叶女贞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极具操作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在这篇文章的启发下,我的思路瞬间明朗,顺利完成了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写。令人欣喜的是,这份社情民意信息第一时间得到了城管局的积极回复和落实,并成功被市政协所采用,这无疑是对我的极大鼓舞与肯定。在立足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同时,我还积极投身、热心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扶贫助残,累计金额达1万余元。

  在认真履职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先后被民进陕西省委会评为“民进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被民进西安市委会评为“优秀会员”,被鄠邑区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被鄠邑区委统战部评为“统战工作先进个人”。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都切实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用心用情诠释着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用言用行诠释着政协委员的执着和坚守。今天,我可以骄傲地说:我自豪,我是政协委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首往昔,我在政协的舞台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谱写了一篇篇精彩的履职华章。展望未来,我将继续肩负起政协委员的神圣使命,与广大政协委员携手并进,围绕“秦人秦事秦商量”这一主题,扎根基层听民声,积极调研献良策,参与协商聚共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积极履职尽责,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发出政协委员好声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政协委员的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政协的璀璨华章。

  (作者系民进西安开明书院副院长、陕西省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组宣部主任,三秦女子诗社常务副社长)

作者:王霏
责任编辑: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