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会员风采

牛崇祥:鼓韵薪火传匠心 苏北大鼓焕新声

发布时间:2025-03-31
【字体: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942人。宿迁民进会员、苏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牛崇祥成功入选。

  牛崇祥,男,1963年5月出生,宿迁人,苏北大鼓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曲艺家协会琴书大鼓艺术委员会艺术指导。曾多次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省文艺大奖·曲艺奖、江苏省“文华奖”、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表演奖提名、“全国‘鼓书’学术邀请赛”金奖等。

  苏北大鼓俗称“唱大书”,是以宿迁地区方言为基础的说唱曲艺形式。2021年,苏北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宿迁市首个独立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草根艺人的淬炼之路

  1980年,18岁的牛崇祥师从周伟兰即展现惊人天赋,三天掌握常人半年的“三眼对”技艺。后辗转多地学艺,在师爷爷胡居千门下坚持苦练,终将《战君山》《凌霄汉》等传统书目扩展数倍,创下单场600段不重复的行业传奇。20世纪90年代曲艺式微时,他录制音像制品200余万盒,抢救性整理《罗家将》《云台中汉》等濒危文本,成为行业守望者。

传统艺术的破局新生

  苏北大鼓多是以表为主、以唱为辅,即兴发挥。牛崇祥紧扣时代脉搏,创作了《亲妈妈》《香火》《精准扶贫》等现实题材作品,其中《亲妈妈》获江苏省文华奖,通过“义子赡养”的伦理叙事引发社会共鸣。创新改编使《无艳春秋》《凌霄汉》等传统书目焕发活力,更创编普法短篇拓展年轻受众。

从乡野到殿堂的蝶变

  凭借卓越技艺,牛崇祥数次斩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提名、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等殊荣,2018年携作品亮相河南马街书会和苏鲁豫皖四省曲艺展演等国家级平台,与刘兰芳、姜昆等名家同台。他坚持舞台形象塑造,摒弃江湖习气,推动苏北大鼓从街头艺术升格为剧院常客,让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异彩。

  牛崇祥从艺45年,一直致力于苏北大鼓的创作、表演、发展和传承,近年来,精心创作表演的苏北大鼓11篇作品,荣获16个国家级大奖和28个省级奖项。

作者:陆蒙
责任编辑:张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