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会员风采

跨越山海的教育深情:三位深圳支教老师的新疆故事

发布时间:2025-07-25
【字体:

  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来自深圳的教育者,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诠释担当。金萍、张开升、李青丽三位民进会员,怀揣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跨越千山万水,在天山脚下、喀什古城播撒知识的种子,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支教篇章。

金萍:双拐撑起的三尺讲台

  “老师,您歇会儿吧!”每当听到孩子们稚嫩的关切,金萍老师总是笑着摇头:“没事,咱们继续上课。”2024年新学期伊始,刚到新疆支教不久的她因意外导致左脚严重骨折,医生建议卧床静养三个月。然而,看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她做出了一个坚定的决定:拄拐上课。

  教学楼没有电梯,每上一级台阶,都需要用双拐支撑身体,将伤腿艰难挪上去。初秋的新疆寒意渐起,爬到三楼教室时,汗水早已浸透后背。课堂上,她单腿站立,一手撑拐保持平衡,另一手尽力伸长书写板书,伤腿常常因充血而胀痛麻木,只能悄悄搭在讲台边缘借力。她以惊人的毅力坚守讲台整整三个月,从双拐到单拐再到独立行走,从未缺席一堂课。

  “讲台就是我的阵地。”金萍老师用行动诠释着对教育的敬畏,她的身影不仅是学生眼中最美的风景,更成为边疆教育最坚实的支撑。

张开升:风沙中的教育守望者

  2024年9月,张开升老师踏上南疆喀什的土地,迎接他的不仅是三尺讲台,还有肆虐的风沙和干燥的气候。高考冲刺阶段,他的办公室成了深夜最亮的角落,每晚留下三五成群的学生集中辅导,为基础薄弱的孩子开展一对一答疑,常常忙到午夜才结束。

  为让学生有充足的复习资料,他全年自费约5000元打印习题、购置奖状奖品;默默承担办公室9人的瓶装水费用1500余元;资助贫困学生苏麦耶·祖农的餐费1000余元。更令人动容的是,他牵线搭桥促成喀什市第五中学与深圳盐田高级中学建立联系,让优质英语教学资源跨越山海,助力当地教学质量提升。

  “孩子们的笑脸与成长,是最珍贵的勋章。”一年援疆路,张开升老师用点滴付出,在风沙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李青丽:四年深耕的文化使者

  从2022年至今,李青丽老师已在喀什度过四个春秋。作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她不仅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更以文化为桥,在边疆孩子心中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在语文课堂上,她创新设计“文化浸润式教学”:端午时节,她在粽叶清香中为学生讲述屈原投江的悲壮故事;待到中秋,又与学生一同诵读“但愿人长久”的隽永诗句;而《论语》中“礼”与“仁”的思想精髓,则如涓涓细流,悄然浸润着课堂的点点滴滴。作为阅读点灯人,她常态化组织故事会、辩论赛、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应喀什市教研室邀请参加第三季“经典润云端,书香伴我行”活动,作为阅读推广人为全市中小学师生进行名著《三国演义》推荐,全市1.3万名师生参与了学习与分享活动。

  针对当地教师板书规范性与美观性不足的问题,她开设多场粉笔字书写技巧讲座,从基本笔画、间架结构到章法布局边讲解边示范。面对民族学校孩子书写训练欠缺的现状,她自费购买录制设备,梳理思路撰写脚本,录制完成16节写字微课供全校师生使用,既提高老师教学基本功,也促进学生书写能力提升。

  她发起“深喀少年手拉手”项目,组织数百名喀什学生与深圳多所学校学子结成“手拉手”小伙伴,通过书信往来、互赠心意礼、推荐好书等形式搭建文化交流桥梁。在她的奔走下,民进广东省委会和民进深圳市委会为学校捐赠图书及书柜成立“爱心书屋”,深圳爱心组织为“小时光文学社”捐赠投影设备和文学书籍。

结语:微光汇聚成星河

  三位老师的故事,是民进深圳市委会教育援疆工作的生动缩影。长期以来,市委会始终积极支持会内教师发挥专业优势投身援疆事业,从教学资源支援到爱心物资捐赠,持续为边疆教育注入深圳力量。不久前,市委会向喀什市第十一小学捐赠1190册图书和4组书柜及价值万余元的校服、投影仪等物品,为孩子们搭建起知识的桥梁,让书香飘满校园。

  从金萍老师的双拐讲台到张开升老师的深夜灯光,从李青丽老师四年如一日的文化播种到组织的坚实后盾,这份跨越山海的教育深情,正以微光汇聚成照亮边疆教育的星河。在天山脚下,在帕米尔高原,正是无数这样的教育者与支持力量,用爱与责任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未来之路。

作者:韦波
责任编辑:张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