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会员风采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发布时间:2025-09-15
【字体: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的广袤土地上,一位从安徽农业大学走出的科技工作者,正用知识和汗水浇灌着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

  2005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姜黎长期从事盐碱地改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23年10月,作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民进新疆区委会科技医卫专委会主任,他到尉犁县挂职副县长,积极推动罗布麻产业的科技化、规模化发展,带领各族群众开辟了一条罗布麻深加工产业的致富新路。

姜黎在向孩子们讲述罗布麻新品种的研发故事(资料图片)。

  尉犁县拥有160万亩野生罗布麻资源,但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粗放状态。姜黎到任后,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首先推动科技创新突破种植难题。面对沙漠种植中灌溉水含碱量高导致幼苗枯萎的问题,他带领科研团队反复试验,创新性地将酸性有机肥掺入灌溉水,成功解决“烧苗问题”。在他推动下,尉犁县罗布麻产研基地已建成1081亩核心示范区,收集了116个罗布麻品种,推动人工种植面积达10万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深加工领域,姜黎聚焦提升产品附加值。过去,罗布麻茶叶加工粗放,口感苦涩,市场认可度不高。他组织技术攻关,引入专业清洗设备,创新采用超声波清洗、杀青、揉捻、半发酵等10余道工序,不仅去除了苦涩味,还开发出具有独特醇香和抹茶风味的罗布麻茶。如今,尉犁县罗布麻产品已形成五大类30余个细分品类,涵盖服装、妆护、茶蜜等,每年可为当地农牧民平均增收8000元。

罗布麻采茶节上的舞者(资料图片)。

  姜黎深知,科技是罗布麻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他的努力下,尉犁县成功争取到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专项资金720万元、中国科学院乡村振兴项目资金80万元等多个科技项目,实现了尉犁县“两重”类科技项目零的突破。他还推动“尉犁罗布麻”地理标识商标成功注册,助力“国家罗布麻研究中心”“罗布麻科技小院”在尉犁县挂牌成立。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姜黎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他推动建设百万亩罗布麻花海,吸引游客前来观赏花海、了解种植和加工过程,沉浸式体验戈壁滩上的“茶文化”。文旅融合赋能下的罗布麻产业,不仅带动了周边8000余人的就业,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片罗布麻地以前是盐碱滩,现在每年能给我带来2万元的收入!”墩阔坦乡霍尔加村村民汗阿衣夏木·托合提欣喜地说。

村民手中拿着罗布麻植株,在直播间销售罗布麻产品。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尉犁县正聚焦推进罗布麻莱赛尔纤维低碳制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50亿元,将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姜黎信心满满地说。

  “我们不仅要让罗布麻在戈壁滩上绽放生态之花,更要让它在百姓家中结出致富之果。”姜黎表示,通过科技赋能传统农业,让每一株罗布麻都成为连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纽带,让各族群众在产业链上共享发展成果。

  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姜黎用科技和实干,让罗布麻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润泽着边疆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

  (原标题为: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安农大学子:用科技让罗布麻香润边疆)

作者:武长鹏
责任编辑:张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