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华:“新疆职业教育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今年5月,在中国与中亚各国教育部门的支持下,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指导,联合70多家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共同成立的国际合作组织“中国—中亚产教融合联盟”正式落地。“这意味着,更多‘鲁班工坊’即将走进中亚,中国职教方案正系统性惠及‘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新疆职业教育已从昔日的‘跟跑’迈入了‘并跑’甚至‘领跑’的新阶段。”提到新疆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民进新疆区委会副主委、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洪春华热情澎湃,“这不仅是新疆职业教育发展的缩影,更是新疆70年飞跃式发展,从内陆边疆走向开放前沿的生动印证。”
33年的职业生涯,洪春华亲历了新疆职业教育从“筚路蓝缕”到“联通中外”的沧桑巨变。
“我刚参加工作时,全疆职业院校不足50所,专业大多集中在工、医、农等传统领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洪春华回忆,“而如今,仅我们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就已开设56个专业,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智慧康养等新兴领域,成了服务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人才支撑。”洪春华说。
“新疆职教之变不仅是办学条件的跨越提升,更是发展战略的深层次转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乎从零起步’,到西部大开发时期的大规模‘扩张’,再到新时代以来的‘高质量跃升’,新疆职业教育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与区域发展共振。”洪春华感慨。
“我爷爷赶着毛驴车去口岸进货,我爸爸开货车跑中亚,我用跨境电商把新疆干果卖到中亚!”洪春华引用学生阿依古丽的话,生动描绘着新疆三代人的贸易变迁和职业教育的持续支撑。“而新疆从中国的‘口袋底’到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金腰带’,职业教育正是这条‘金腰带’上最闪亮的扣环。”
面向未来,洪春华表示,自己目前带领团队攻坚三大课题:研发“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互认体系,建设“新疆工匠”数字技能认证平台,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她坚信,未来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旁,将矗立起“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区”,成为全球人才流动的“中转站”。
“七十载风雨兼程,新疆职业教育不仅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稳定与繁荣,更参与了无数个体命运的改写与振兴。”洪春华说,“我们将继续以职教为桥、以匠心为媒,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